美感與設計課程

閃耀紅與綠

課程概說

本課程結合在地「二龍競渡」文化船體特色,透過船身用色觀察喚醒學生對於衝突色調之感受,課程透過實作促發反思,最後將所調整歸納之配色進行文化意涵創意製作。課程一開始第一堂課結合在地文化介紹,讓學生透過二龍競渡龍舟顏色分組觀察〈分為淇武蘭 洲仔尾兩村船體〉,將所觀察之色彩找到貼近之色票紀錄,討論顏色配置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及產生的效果。第二、三堂課分別對於前次課堂的色彩互為干擾的發現,進行色彩比例配置實驗及明度、彩度調整實驗,小組討論出最優美的色彩安排進行全班討論。從實驗中發現比例關係以及調整明 度、彩度對於主從色彩的影響。第四、五堂課讓學生在龍舟模型上,依據前 2 次討論出的具優美色彩安排,學生彩繪至龍舟船體上。第六、七、八節課延伸優美的色彩配置,請同學以「二龍競渡」為主題,使用窯燒玻璃技術,製作具有文化意識的二龍競渡墜飾,同學為墜飾命名及書寫用色內涵與想法。第八節課作品發表與觀摩,整合衝突色調的運用可能,增強學生對社區文化的色彩意象。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觀察發現二龍競渡船體上的色相、色調變化。
  2. 觀察多種衝突色彩配置的感受與效果。
  • 美感技術
  1. 學習分析二龍競渡船體上所出現的色彩,並找出色票與之對應。
  2. 學習運用顏料調出色票之顏色進行比例配置,以及調出不同明度、彩度之色塊作配
    置。
  3. 學習色彩編排、配置具有美感合宜的畫面。
  • 美感概念
  1. 從實驗中發現比例關係對於衝突色調主從色彩的影響。
  2. 從實驗中發現明度、彩度調整對於衝突色調主從色彩的影響。
  3. 體認衝突色調的配置給人的視覺印象與感受。
  • 其他美感目標
  1. 礁溪「二龍競渡」活動於每年 6 月份端午節盛大舉行,本單元由家鄉文化切入,透過
    課程學習引發對於家鄉的注意及關心,改善社區從自己出發。

教師課後省思

對於第6、7節「文化點墬」玻璃融合課程前,需要增加讓學生有機會在紙本先行設計墜飾的時間。因發現學生在遇到先前不熟悉的玻璃材質,又加上老師課程引導要求強調村莊用色〈紅、綠〉,5-6月正逢疫情嚴峻遇到中途線上課程中斷課程,「文化點墬」玻璃融合課程剛好在回校實體課執行,學生當下難以一時掌握得當,反映在作品色彩配置上,較侷限強調紅就以全紅或紅為大面積處理〈另主題色綠也相仿〉,且配置造型上難以考慮與二龍文化關聯,值得在下一次施作時增加事前繪製思考時間

課程規劃
  • 01
    色彩找找〈色彩觀察〉

    老師介紹在地二龍競渡節慶文化,提供龍舟圖片,分組進行觀察船身所出現色彩,以小圓片進行標記〈分為淇武蘭 洲仔尾兩村船體〉。 2. 將所觀察之色彩找到貼近之色票,黏貼紀錄於組 別學習單上。 3. 請同學就學習單上出現顏色,討論這些顏色擺放 在一起的感覺及產生的效果。〈被觀光局列為十大 民俗節慶之一的礁溪「二龍競渡」,已具有 2 百多 年歷史,文化發源的兩村代表龍舟為了易於辨 識,分別以紅、綠為龍舟圖騰的主要色,但由於 傳統文化用色習慣性多色、高彩度爭艷,造成整 艘船身顏色絮亂問題,沒能達到提升辨識度〉。引 導學生反思對比色、補色安排不當互為干擾之狀 況。 4. 提問,如何透過色彩配色調整,能兼具文化特色且主題鮮明。

  • 02
    色彩主從小實驗〈比例試色練習 〉

    1. 依據二龍競渡的認識,小組討論與二龍競渡文化最 相關的 4 種顏色,並寫出色彩喻表與對顏色的感覺形 容詞。 2. 小組畫出 4 種不同比例分割格式,並將 4 色填入格 式中,以產生 4 種不同比例關係。〈提醒注意主題色 紅或綠在比例中的主從關係〉 3. 小組討論出最優美的格式進行全班分享,讓學生從實驗中發現比例對於主從色彩的影響。〈老師拍照記 錄〉

  • 03
    色彩主從小實驗〈明度、彩度 試色練習 〉

    1. 由上次選出的 4 色中,找出主題色〈紅或綠〉以外 3 色的類似色票多張〈明度、彩度作選擇變化〉,請同學選出針對主題色與其他 3 色的類似色排列組合,經過明度、彩度調整過的色票配置,產出4種新的色彩組合。2. 小組討論出最優美的配置進行全班分享討論,讓學 生從實驗中發現調整明度、彩度對於主從色彩的影 響。〈老師拍照記錄〉

  • 04
    彩繪龍舟〈 比例試色驗證〉

    1. 每組一艘龍舟木質模型,透過前 2 次實驗中選擇具 優美色彩組合,依比例彩繪模型。 2. 船體有 2 面側邊船板,請同學選一面進行色彩比例 驗證彩繪。〈 1 人調製彩繪 1 色〉

  • 05
    彩繪龍舟〈 彩度、明度 試色驗證〉

    1. 請同學於船體另一船板上,進行明度、彩度調整 後的試色驗證彩繪。〈 1 人調製彩繪 1 色〉 2. 全班觀摩各組色彩配置後進行優美龍舟票選,並 進行用色配置合宜討論。

  • 06
    文化點墬〈色彩延伸發想〉

    透過二龍競渡文創商品的發想,延伸合宜用色的組合,讓學生透過彩色玻璃排列與窯燒技術,製作具有文化意識色彩綴飾。〈每生製作 2 個〉。

  • 07
    文創商品發表會〈在地意識〉

    1. 藉由學生相互分享作品的過程,讓學生猜猜綴飾 用色分別較屬於哪一村〈淇武蘭 洲仔尾〉船體用 色,增強對社區的色彩意象。 2. 教師以剪報整合衝突色調〈補色、對比色〉的合 宜 運用可能與色彩個性。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