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記憶中幸福的味道

核心概念
  • 學會分析各種構成方式並了解其屬性。
  • 完成食譜構成設計與製作。
  • 將課堂學習到的美感之能,嘗試運用於日常生活。
美感知能
  • 學生能夠從中瞭解構成設計對生活的影響。
  • 學生能從中學習、累積對美感的經驗。
  • 關心及發現生活中不美處並思考解決。

課程概述

一、新課程概述調整:
藉由構成練習→食譜的構成分析→家常菜的構成創作三個階段任務練習,讓同學從任務中討論與分享過程歸納出構成的美感要素。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可見的視覺圖像所符合的構成美感關鍵要素;透過主題式的創作任務,強化學生對於美感構面中的構成運用之經驗;結合介紹一道記憶中家常菜的主題;完成一件以構成美感為主,結合飲食文化為輔的平面創作。
二、新調整課程目標:
1. 認識「構成」的美感要素:對稱的古典美學、平衡的現代美感、主從關係凸顯焦點、格線的分割邏輯、組合決定構成樣貌。
2. 運用「構成」的美感要素設計一件有主題的圖文創作。
3. 能表達分享記憶中幸福的家常美食味道。
4. 家常菜食譜討論,草圖發想、版面設計構成。
5. 能完成記憶中的幸福味道(一道家常菜)的文案撰寫。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經歷過本次的美感體驗課程,能夠知道關於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並且可以從生活中的各種視覺元素發現構成的美感;從歸納分析市面上的平面圖文設計實例中所運用的構成美感要素,進而將此運用在各種圖文排版的平面設計中和生活之中並期盼學生能藉由「五感」體驗,培養美感的生活態度與習慣。

教師課後省思

  1. 食譜的創作牽涉「一道菜」的選擇,有些餐點不容易表現,學生在描繪上較有挫折感。
  2. 上過 110-1 美感構面─色彩課程的同學,在創作過程中比較會加入色彩搭配的思考。
  3. 圖文構成設計練習可以多增加一堂課,同學在後續食譜排版時會更得心應手。
  4. 透過家常菜的蒐集與探討,學生與家庭的關係似乎重新連結與記憶,每道菜也有著屬於個人或與家人的故事與情感,完成的作品不僅在彩繪或是口述分享時都有著濃濃的家鄉味。
課程規劃
  • 01
    生活中的美感構成

    美感構成的意義、生活中的圖文編排介紹「主從關係凸顯焦點」、「格線的分割邏輯」的構成要素。

  • 02
    構成大挑戰

    色塊分割構成練習單色塊分割相同大小、 雙色塊分割相同大小、單色塊分割不同大小、雙色塊分割不同大小,構成畫面練習。

  • 03
    一張食譜的構成分析

    分析一張食譜中須具備哪些元素,其中圖與文組合的大小分配關係與排列位置。食譜中以不同顏色色塊(灰色代表圖片、白色代表文字),貼在透明片上。歸納出構成中如何達到「對稱」與「平衡」的美感。

  • 04
    幸福的味道-家常菜的構成創作1

    a.將討論出來的畫面構成製作個人的家常菜食譜 b家常菜食譜內容包括:成品(圖)故事(文)食材(圖或文)作法(圖或文)

  • 05
    幸福的味道-家常菜的構成創作2

    a.將討論出來的畫面構成製作個人的家常菜食譜 b家常菜食譜內容包括:成品(圖)故事(文)食材(圖或文)作法(圖或文)

  • 06
    我的幸福味道-家常菜圖文創作

    1.家常菜圖文創作展。 2.歸納整理作品構成的美感有哪些。 3.分享作品中幸福的味道故事。

邱士良
高雄市立國昌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國昌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