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自己做自己吃

核心概念
  • 了解餐具設計時的構造概念,握柄與前端湯匙頭的長短比例關係。
  • 盡可能呈現樹枝原本的木紋,拉近大自然與餐桌最近的關係。
  • 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並善於表達稱讚他人作品優點。
美感知能
  • 學會使用各種手做工具來完成一組餐具
  • 木製品塗料知識及保養方式

課程概述

本課程實施於高雄市立旗津國民中學,教師現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帶學生第一次做了樹枝餐具,對於學生成果總覺得不夠滿意,或許是學生做的倉促,還或是教師引導不足,因此這次打算再帶新一屆的國三學生挑戰一次。這批學生在國二時有做了樹枝筆,因此對於挑戰餐具有了先備基礎能力,而且這批學生比較喜歡手做課程,喜歡在原有的內容上多加入自己的創意。
餐具的製作,首先要實用、能用,然後在這基礎上再來要求美感。湯匙頭要能穩固的固定在樹枝柄上是構造的問題,是實用性、也是基本要做到的,這看似基本,但第一次帶學生做時有些學生還是會沒黏好導致湯匙頭還能輕輕搖晃。握柄的胖瘦長短等比例問題外型上關乎視覺上的美感,然後手拿時是否順手、或是樹枝彎曲的形狀和湯匙匙面彎曲的方向是否關係到力學?自己做的餐具因為有了背後的辛苦故事,吃起來時食物似乎有多了點美味與感動。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學生能安全無受傷的自己完成人生的第一副手作餐具(這很重要)。109學年度第一次帶學生做時先求課程順利完成,學生能做出成品;110學年度第二次帶學生做時,希望學生不只完成,還能做的好,有特色、有想法態度,而不只是做一隻能用的餐具而已。

教師課後省思

  1. 大部分學生都覺得能自己做一隻叉子湯匙是件很酷的事情,這是執行三年級的課程,而二年級的學生看到時,都會跑來問等他們三年級時也會做這個嗎?
  2. 做完成品後,會跟學生一再提醒:一件好的餐具在於它能否好好發揮它的價值,要常常使用它,它就能在你生活中發揮它的功用,而且因為這是你親手做出來的,這個意義比起它的外型讓你使用起來更有感情。
課程規劃
  • 01
    各式餐具大集合~想像一下自己理想餐具

    提供各式湯匙叉子供大家試拿比較,觀察討論你覺得最合適的湯匙頭與握柄的長短比例大概是多少?各式材質的優缺點為何?並試著討論為何這些餐具賣得比較貴的原因?那些賣得比較便宜的原因?哪些構造在湯匙叉子中你覺得必須保留注意的,使用起來才會更順手好用。

  • 02
    各式餐具大觀園

    教師簡報市面上各式各樣餐具,有偏實用機能的、有偏美感造型的、有兩者兼具的,甚至是極誇張設計的,以此來發想一下自己的餐具。

  • 03
    開始動手

    挑選樹枝→教導學生鑽出長扁狀的洞→試插湯匙頭看是否成功

  • 04
    湯匙握柄

    安全地運用美工刀或圓盤砂帶機切削出自己的餐具握把、外型雕琢,當草圖變成成品時,真實的東西拿起來是否是學生自己要的感覺,或是需要修改設計圖來讓餐具用起來更順手。

  • 05
    成品完工大鑑賞

    外型完成後用砂紙打磨上護木油。把大家的餐具大集合,讓每個人說一下自己作品的創意特點在哪。同時也引導其他學生回饋想法。

許甄云
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