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引導同學觀察行道樹或校園植栽的「主幹與枝」之間的比例與美感關係。
2.藉由觀察與手繪枝幹比例,並探討線條粗細長短之間的比例關係。
美感預期成果
發現生活周遭的事物比例的關係,適當的比例可以呈現美感。器物合乎人體工學,可以讓使用者感到舒適,但線條變化、大小組合適當,才能呈現比例的美。從樹木到樹枝筆的比例關係的探討,進而關注到各種組合關係中,是否有合乎比例之美。
以後在觀看事物時,不再只看到顏色,還會看到組合關係中比例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這個單元,普遍上是受同學所期待喜愛的,建議教師可以提前一年收集校園內的樹枝段,放置半學期陰乾後,適用較適合。
以校園內常見的樹枝為主,讓同學可以近距離觀察樹段的皮層紋理與香氣,跟生活環境連結密切,更有學習意義和回憶點。
課程規劃
-
01能在枝椏間發現比例
能依據樹的功能,觀察比例是否有其差異?
-
02能在枝椏間發現比例與美感關係
直接將美感劃分等第,和同學一起將習作評選歸類。
-
03掌握與樹枝筆的比例
在挑選樹枝的過程當中,直接手握樹枝,感受手掌中的比例,再畫記裁切段,反覆欣賞確認後再裁切。
-
04削出掌握裡的比例1
在樹枝的削或磨的過程中,可以留下不同樹皮層,感覺留下皮層不同比例的感覺,做出自己想要的樹皮層次的美感效果。關注自己手的大小及握筆姿勢,及使用所需的曲線比例關係
-
05削出掌握裡的比例2
承上節課內容。
-
06比例在掌握與視覺的美感裡
將全班的樹枝筆擺在桌上,由學生票選最美的樹枝筆。從得票較高的作品中去討論其在線條比例的美感及握筆時和樹枝筆的曲線比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