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後美Hosailay-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

核心概念
  • 引導學生透過基本概念講解、欣賞日常中符合構造與結構美感的對象物後,透過 分享,學生能擁有基本概念並能進行生活對象物的分析與應用。
美感知能
  • 課程中透過實際製作,學生能從課程中學習如何將木藝創作與藍芽晶片模組面 板、喇叭結合,進行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之製作技巧。

課程概述

課程活動主要以後美Hosailay為設計主軸,並結合在地文化,授予構造構面之主題式美感創意課程學習活動,二年級學生2班實施後美 Hosailay構造美感構面-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12堂課之學習,每班每次上課時間為2堂課連堂。課程活動之實施以構造美感之觀察與描述2堂課、構造美感案例欣賞2堂課、構造美感分析與試驗2堂課及實作演練及反思分享6堂課共12堂課為主。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基本觀念學習,學生能了解何謂構造美感。
  2. 學生能以實作試驗不同構造差異。
  3. 學生具欣賞現代生活中符合構造美感的案例及分析能力。
  4. 學生能以後美Hosailay構造美感構面-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並作美感判讀分析。
  5. 5. 透過學習美感體驗,並具美感反思能力及延伸落實於生活當中。

教師課後省思

  1. 從構造觀念引導以及異質相生永恆筆創作課程授課後,發現學生能更留意生活中物品之構造,並能將生活中常見物件,予以分析不同質感與構造,並能加以分析描述。
  2. 學生藉由教學簡報習得構造之概念,並從案例分享中獲得生活美感經驗。
  3. 學生對於可以親自設計個人享閱.享樂閱讀架感到非常開心,也都充滿興趣,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學生的用心,成品也讓學生頗為滿意,對學生而言,是一次有趣的美感課程體驗。
  4. 享閱.享樂閱讀架之製作時間較長,因次稍有壓縮構造小試驗時間,製作時之工序也多,包括:灌注、硬化、裁切、車製、砂磨、拋光,少數動作較慢的學生,在作品的製作上完整度不高,仍有進步的空間。
課程規劃
  • 01
    後美Hosailay -構造觀察與描述

    透過描述表達日常所見之構造說明,建立學生構造構面分析的基本能力。

  • 02
    後美Hosailay -構造案例欣賞

    以教學簡報講解現代生活中符合構造美感的案例,並讓學生以構造的概念進行校園特色的構造美感判讀分析。

  • 03
    後美Hosailay-構造分析與試驗

    透過生活中能取得的物品讓學生做構造構面之判讀分析。另讓學生以構造美感實作小試驗,增強其美感經驗。

  • 04
    後美Hosailay-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

    學生延續前六堂課所設計之構造與結構¬美感課程 觀念與試探,加以本校木作教學特色木藝創作與 藍芽晶片模組面板、喇叭結合,進行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 (學生於紙上描繪出自己想要呈現的閱讀架面板設計,將紙張黏在木板上,並利用線鋸機完成造型面板。)

  • 05
    後美Hosailay-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及反思分享

    學生延續以本校木作教學特色木藝創作與藍芽晶 片模組面板、喇叭結合,進行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 (將完成之閱讀架造型創作與藍芽晶片模組結合組裝,完成個人獨創「享閱·享樂閱讀架」創作,並發表。)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