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美好食光

核心概念
  • 理解質感轉換帶來的趣味想像。
美感知能
  • 學生將建立「質感」的觀察,覺察到細節的處理。
  • 學生能以「質感的轉換」觀察視覺對象物,累積美感經驗。
  • 學生能把質感概念運用在創作作品中。

課程概述

觀察是美感發現的重要關鍵,因為能細膩觀察進而發現聯想,就能得到許多美感的樂趣。本學期課程欲結合校本食的主題,在第一階段讓學生以杯子蛋糕為起點,透過各種想像繪出心中的杯子蛋糕。疫情突轉為線上課程後,利用食物擺拍課程探究生活中質感的呈現。延伸分享田中達也的創作,欣賞藝術家質感作品的轉換。也讓同學試圖觀察生活物件,利用近拍的任務式的拆解方式重現質感。最後質感的呈現利用圖層的置入概念,轉換杯子蛋糕的質感,完成想像虛擬的杯子蛋糕,並能給予命名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進行美感質感體驗。課程以杯子蛋糕為主題出發,因疫情關係食物體驗部分改以描繪想像,進行家中食物擺拍。透過田中達也作品的分享,期許學生能觀察發現生活中的質感,並能進行創意聯想。最後階段轉換設計自己的杯子蛋糕,期許學生對質感有更進一步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課程規劃實作部分因遇到疫情所以修正為線上創作,因線上課程一周一宣布,在短短15分鐘節奏中須完成講解和派發任務,讓學生有20分鐘去創作,有太多無法掌握的因素。
課程結構上從畫出杯子蛋糕;到生活質感擺拍到大師作品分析質感轉換;第四堂課質感轉換的創作對學生是最困難的,比較無法精準呈現想像力;第五堂課質感蒐集對同學就簡單易上手;最後虛擬蛋糕的創作,一開始遇到一些線上共編的狀況,幸好順利排除障礙,學生置入的質感採集圖片呈現多元創意,成果充滿趣味。
線上課程也有許多好處,第一是能更了解學生的生活資源,當要進行生活質感擺拍,也看到同學有更多創意的呈現。第二是行動載具在身邊,能隨時進行拍照和線上軟體編修。第三是線上作品即時上傳能及時分享給予回饋。
質感課程的挑戰,在實作的體驗和線上課程規劃上有很大的差異,未來仍希望有機會完成實作的體驗。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質感

    1.簡報介紹質感2.以色鉛筆繪出心中的杯子蛋糕

  • 02
    質感搭配

    教師要求同學利用家中多種不同質感的物件當作盛盤和背景,嘗試美感的擺盤設計。

  • 03
    觀察與紀錄質感的應用

    欣賞田中達也的作品,能理解藝術家如何進行轉換。

  • 04
    能觀察並拍照完成質感想像

    利用拍照技巧完成質感想像並上傳PADLET賞析。

  • 05
    能觀察並進行近拍完成質感紀錄

    利用拍照工具完成近拍並上傳PADLET賞析

  • 06
    能進行質感轉化

    替換杯子蛋糕的質感並說明

魏妤珊
臺南市立文賢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南市立文賢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