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記憶中的味道

核心概念
  • 色彩的搭配與調和
  • 色彩的符號性與代表性
  • 合宜的的色彩處理
  • 色彩明度與配色舒適度的關聯性
美感知能
  • 覺察生活周遭的色彩與辨識色彩風格
  • 能描述色彩意象與建立色彩的屬性分類
  • 懂得運用色彩意象與三要素來配色

課程概說

融合剪紙藝術西方馬蹄斯的剪紙藝術作品,欣賞東西不同文化的剪紙特色、表現手法賦予新的意義內容探討進而發揮想像刺激學生創造力。

美感預期成果

將中國剪紙與馬諦斯、安徒生、魯賓的作品比較分析。

讓學生從剪紙藝術與西方馬諦斯的剪紙藝術作品,欣賞東西方不同文化的特色、表現手法賦予「春」的新意義內容探討進而發揮想像刺激學生創造力。認識中國字的造形,體會其中巧思運用於對稱、四方連續造形組合窗花之美,主要藉由欣賞與製作認識圖形多義的原理,加上多樣化的色彩搭配與圖地反轉的運用。「春」的造形圖文字造形與圖地反轉的運用與聯結激發其創造思考能力。以「春」字導入,挑戰學生的視覺認知。

引導學生去發現創造另一思維並對「春」的字型產生連結舊經驗與新單元的討論彈性運用與問答討論交互進行的方式授課,鼓勵學生思考與勇於發表。對本次教學的總評學生能有興趣的學習、注意力集中、概因錯視圖形本身就很吸引學生,了解視覺修正的重要性,了解人的視覺會有錯覺現象。在多義圖形及變形的創作全學生耳目一新,教學者給學生一個很大的空間去思考,讓學生一個充滿刺激與挑戰的視覺之旅。

教師課後省思

  1. 教材內容的設計適合學生的藝術學習,運用對稱和四方連續讓同學了解傳統的窗花連結貼近學生的生活。
  2. 讓學生了解變形及漸變原則延伸至對稱的運用讓學生延續去了解連續與創造一個獨特的春字的造形。
  3. 共同討論的時間少,而且因時間的限制,學生上台發表作品的時間少。
  4. 但整個活動流暢、精彩,之前的引導活動非常能吸引學生的專注及發表,腦力激盪能達到很好的成效教學者能給予學生很大空間去思考,讓學生很快樂的去創作,是一場很優秀的教學。
課程規劃
  • 01
    讓學生了解窗花的由來與圖案裝飾

    中國剪紙與馬諦斯、安徒生、魯賓的作品比較分析。

  • 02
    讓學生能知道對稱和構成原理,配色與運用。讓學生能發現窗花結構比例的美感

    從「迎春花」字的複製概念出發,複製連續和四方連續的運用。

  • 03
    讓學生能發現窗花結構比例的美感

    利用正方形草稿紙進行圖案設計,排列重組,說明排列的方式呈現的效果

  • 04
    能運用色塊和比例的美感

    進行窗花組合色塊和比例,使看來舒服

  • 05
    美感分組:同學分組討論同學的設計,於下學用卡典西德製作。

    同學互相討論,下學期呈現空間佈置的美感。討論是否可運用呈現出屬於色彩的美感營造佈置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