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所處的環境中發現所處環境的「美」與「不美」,進而去省思生活中的「美」,哪些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美感的發現,由美感的覺察、知能培養及初步應用,逐漸培養議題思考與建構價值觀。
學生藉由教師課程上的引導瞭解質感是觸覺、視覺與經驗連動的統合概念。
學生能從小物件中,關注色彩帶來的美感經驗,提升美的感受力。
本課程設計以「構成」為教學核心主軸,從窗景的窺視省思現代建築窗戶的功能及意義,再介紹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花窗設計,讓學生能夠發現花窗具備構成元素所造成之虛實的美感。
以比例構面為出發點,找出生活中跟比例相關的事物及海報、明信片、書籍等版面設計作品,讓學生觀察與分析字體和色彩、圖片的位置等符合美感的比例關係。將比例概念從人延伸到生活空間及物件。引導學生使用遮罩小練習的分割比例,運用於班級運動服裝的版面設計,讓視覺感受因比例(文字大小、位置)而產生輕重不同變化,最後學生分享、討論,增進比例構面的美感素養。
本次「安妮新聞」的課程活動,主要是安排在這學期的「性別觀點--- 女性藝術家的奮鬥」單元中的「自畫像」相關課程活動,讓學生了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並藉由閱讀安妮新聞擴增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