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舉足輕重的白色

核心概念
  • 認識色彩的各種分類
  • 了解色彩調和的美感
美感知能
  • 應用畫筆調和水彩、壓克力顏料並表現出所要呈現的色彩

課程概說

以「環境中的色彩」為主軸,帶領學生觀察「白色」與其他色彩的對應關係,從自然環境到人為空間,白色不只是「空白」而已,在色彩與色彩之間扮演著重要的調和功能,運用比例的觀念,白色在色彩的組成中可產生各種不同層次的變化。以水彩、壓克力顏料去比較白色透明顏料與不透明顏料表現差異,在進行「白色」物體描繪時,其他色彩要如何與主題的白色互相襯托。

美感預期成果

  1. 從日常生活的觀察中去蒐集、分析、整理色彩對環境的影響。
  2. 運用自己能取得的材料進行色彩規劃,從中學習顏色的調色技巧。
  3. 透過討論激盪出色彩表現的可能性。
  4. 從色彩運用的潛移默化間提升生活品質與美感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媒材使用並不是這麼靈活,往往侷限於以繪畫方式進行創作,因此在使用課程中的教學材料感覺並不是這麼順手,經過幾次反覆練習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2. 造形的採集,讓學生對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細微事物,增加觀察與思考的機會。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你說的白是什麼白?認識色料與色光,基礎色彩概念,從色相、明度、彩度去討論色彩的差異,白色在色彩中扮演的角色。

  • 02
    第二堂

    小組活動,在校園裡找尋白色;製作白色的色彩樣本,並記錄這些白色與哪些色彩並列共存;以色相環對照白色對於彩色的影響。

  • 03
    第三堂

    帶領學生到學校周邊商場(百貨公司、便利商店等),記錄白色如何運用在商場環境與商品中,是否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 04
    第四堂

    小組討論白色的採集紀錄,並彙整配色的樣貌,進行發表與分享白色的色彩搭配感受,簡述自己如何運用白色的色彩搭配於創作中。

  • 05
    第五堂

    白色構成,以厚紙卡裁切練習,簡化造形。

  • 06
    第六堂

    接續前一堂課,完成幾何形與有機形的裁切,形狀與線條的組合。

  • 07
    第七堂

    探索白色有幾種,以白色噴漆進行紙卡表面烤漆。

  • 08
    第八堂

    探索色彩搭配的風格,白色怎麼搭?介紹PCCS色票系統。

  • 09
    第九堂

    運用壓克力顏料進行調色與配色,色塊填色。

  • 10
    第十堂

    修補畫布邊框,做最後畫面修飾;指導學生將作品裝框、裝掛勾;發表並分享色彩創作體驗的感受。

翁雅慧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