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一定還真實存在著那些「沒有名字的顏色」 ,這是網路上 《 Satellite Crayon Project 海的蠟筆 / 12 色沒有名字的顏色 》給我的啟發, 那大橋頭 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呢? 走訪大橋頭有著其他區域不同的美麗色彩,比方小巷中保有百年前的道路,既然本校位處「大橋頭」社區,許多特色商行、建築 ,是學生最貼近的生活情境就因庶民文化較難留下文字紀錄,文化保留不足,更需要我們齊心推廣大橋頭社區的美好,讓民權國中的學生以大橋頭為榮,推廣本社區的優美之處。 就讓我們是去拍照蒐集色彩,捕捉大橋頭色,將色票轉為蠟筆的顏色,並將踏查採集的質感,化為蠟筆包裝的設計靈感,作出一盒盒 《 大橋頭色的蠟筆 》,對照實際的圖片強調這些「沒有名字的顏色」都是實際存在,直接感受這就是大橋頭的顏色 ,外地人也能從不同角度認識大橋頭!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觀察體驗大橋頭環境中的比例配置之美。
- 找尋與拓印大橋頭色和質感。
- 再現大橋頭色和質感。
- 美感技術
- 質感採集工具:複寫紙、 B5影印紙、布 、拓印。
- 資訊能力:平板上 Canva 、 Powerpoint 構成操作,存為數位作品 。
- 色彩再現材料 :鋁麗基、大豆蠟,蜜蠟粒、硬脂酸、堪地利蠟 小燭樹蠟 。
- 美感概念
- 『色彩』、『質感』在社區呈現的樣貌。
- 合宜的色彩、比例構面 。
- 其他美感目標
- 權民學習~城鄉永續
學生倡議、發掘待改善問題;社區踏查、復興觀光,陪伴長者、進行服務。當孩子認識外在世界,理解環境,彼此合作,自己的大事就會變成小事!全方位的關懷社區與環境 。 - 融入自然領域教育, 如溶點 、 熔點材料克數的拿捏 、與灌模器具等等在工具操作上的討論。
- 符合素養導向之「跨域課程」。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程度和時間關係,蠟筆包裝改以「這樣就好」的無印風格呈現實為可惜,雖不影響繪製的使用,但期待有機會再執行此課程,能完成遺憾的部分,至少蠟筆標示著大橋頭的座標。
-
01我們能為社區做什麼 ?
從 Satellite Crayon Project 海的蠟筆開始、認識大橋工舍社區營造。
-
02能從社區踏查發現「地方文化色彩」,了解何謂「質感」。
1帶著色票進行社區踏查,蒐集顏色。
2藉由學學 XueXueColors APP 取得大橋頭色。
3以複寫紙和學習單進行拓印的方式去感受物體表面的質感,感受質感與生活的關係 。
4會以人造物為主題人文為輔,例如建築的牆面、地面、米食及廟宇文化等。 -
03能分析圖像的色彩、顏色彼此的性質關係,完成大橋頭色照片介紹。
1分析並投票選出小組大橋頭色照片
2進行 canva版面(照片與圖說)配置,並加入文字說明。 -
04色彩比例調製
1將上一堂小組所選擇的大橋頭色照片,透過學學色彩分析主要的五種色彩,嘗試用水彩調出。
2記錄調色比例。
3觀賞護唇膏填裝製作流程,方便之後材料的轉換。 -
05完成大橋頭色蠟筆本體
1依據上一節課所學以鋁麗基 食用色素 、大豆蠟,蜜蠟粒、硬脂酸、堪地利蠟小燭樹蠟調製大橋頭色蠟筆液。
2將液狀蠟筆裝填於護唇膏管中。 -
06改造護唇膏管
1將質感改色系或取局部作為蠟筆筆身護唇膏管包裝紙。
2色彩與質感產生相互連結。
3學生能互相協調,並利用所學習之藝術知能,設計出成套的大橋頭色蠟筆。 -
07完成大橋頭色的蠟筆
1將第 3 節完成的版面(照片與圖說 ) 配置、入文字說明並入為蠟筆一部分。
2大橋頭色蠟筆合適包裝。 -
08用顏色故事認識大橋頭
1使用合宜的大橋蠟筆色,繪出大橋頭景物。
2寫下關於創作相關的文字。
3利用色彩作品與大橋頭空間進行對話。 -
09回饋與反思
1讓學生學習自我的表達,並能欣賞他人的作品。
2思考環境與色彩的融合與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