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吉中廟 吉中美

核心概念
  • 理解顏色的細節變化和組合讓色彩表達合宜及適當性
  • 色彩的不同調性和不同面貌產生的對應關係之影響
美感知能
  • 能察覺生活中色彩的多樣性
  • 提升生活中對美的事物的觀察力
  • 探索多種色彩分配關係的變化

課程概述

開啟美感之眼,處處是美。吉中廟正是吉中的美吉中的妙,等待你我的發現。
大吉國中為九二一地震後慈濟援建之學校,是淺灰色建築,聳立在一大片草地樹林中。學生覺得它的灰色彩,像是一間廟有點醜,設計師當初在建築色彩在校園的搭配上是何種考量?它是否如學生所說美醜之外,還有其他舒適合宜及其他精神感受的斟酌。新生剛入學,校園是個陌生的環境,此課程將以一個新生對新入國中的第一印象開始,開啟蒐集校園的人景色彩印象歷程。帶著色票比對環境色,用攝影紀錄發現校園的多樣色彩的變化,將印象色彩加入情境想像,運用設計上號稱最和諧、協調的配色比例70:5:25法則於吉中圖像中,透過色彩觀察、分析、配置的美感歷程,探索大吉國中色彩圖譜,最後串聯學生的色彩書籤及攝影作品,讓學生發現大吉校園不同色彩的美感與意義。最後,能否發現吉中的廟是不是很妙的另一種色彩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以校園色彩觀察開始,提升色彩的觀察力,培養色彩情緒的感受性。
  2. 練習色彩的觀察蒐集與紀錄,並嘗試如何呈現蒐集的資料,習得蒐集、整理、展現的歷程經驗。
  3. 透過調和和強調的主、副、從各種組合,能選擇適宜的色彩配置,進行色彩表達。
  4. 透過色彩的搭配感知其心理層面的精神意義。

教師課後省思

  1. 7-11對於城市的日常而言,它在生活中有一定的重要性。然而,大吉屬於偏鄉學校,要到7-11需要車程約15分鐘,學校一年前引進7-11販賣機後,它便是學生學校生活下課的重要排隊聚集處。所以美感課程上教授建議我修改,但看到學生對小七的熱愛,依然將7-11放入課程中,希望學生從中發現商業設計美感背後更深層的內涵。
  2. 師生從7-11帶入對校園的人事物觀察、發現,一步步深入探索,師生彼此發現不為人知的有趣校園故事,對知性的校園更高度的認同感。
  3. 色彩應用上,從校園色彩中擷取中要三色(主色、從色與背景)加入黑灰白來調和色彩限制與學生認定的事物固有色有衝突,三色配色上與固有色兩者間有些學生會難以適應。
課程規劃
  • 01
    生活中的色彩

    1. 畫出記憶中 7-11 的 logo,改變它的顏色並比較差異,由發散思考至歸納出色彩和生活的關聯性。
    2. 為學校校徽畫上色彩,分享選塗顏色的原因。

  • 02
    蒐蒐吉中印象色

    1. 討論色彩的觀察蒐集與紀錄的可行方式,各組工作準備分享。
    2. 學習與他人一起工作。
    3. 帶著色票發現色彩。

  • 03
    說說吉中的彩與色

    1. 分工進行觀察蒐集與攝影紀錄,分析校園人景圖像資料,講說分享。
    2. 各組分享,學習單紀錄。

  • 04
    單純和情境

    1. 小組合作選出吉中代表色。
    2. 以手繪調製 3 種代表校園環境色的不同情境的同色調。

  • 05
    我的吉中色彩印記:調和和強調串聯

    1. 承第四節操作選出調和和強調的各種主、副、從色彩組合。
    2. 剪貼構成一張具有吉中色彩及校徽圖像的書籤。

  • 06
    我的吉中色彩印記

    1. 完成吉中印象色彩書籤,將書籤及攝影圖片組合構成展示於牆面,以完成吉中色彩索引地圖。
    2. 組員透過作品,分享初入校園及探索過校園色彩後,對學校的美感認知差異。
    3. 作品將配合校慶展覽,分享美感。

彭惠娟
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