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用生活中常見的招牌、雜誌、廣告單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文字排版方式,對於文字排版的方式有了基礎的概念後,進一步延伸至圖片+文字的畫面比例調整,結合學期初的攝影課程,在A4紙張中呈現出比例合宜的「自我」呈現,希望藉此可以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更加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圖文的比例練習,在了解版面的比例配置中的美感呈現,將比例運用到生活之中建立生活中的美感習慣,提升個人的美感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四個排版的練習容易流於形式,要鼓勵並且建議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圖文排版,並且對圖文版面的「美」有感,在創作的過程中導入配色的觀念,文字設計的觀念,融入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導入IG上可見的心情圖文,可以增加學生對於自己創作的興趣與想法。
課程規劃
-
01生活中的比例
藉由生活中常見的廣告文宣、海報雜誌,讓學生分析畫面中的圖文排版比例分配,進而導引學生思考怎樣的圖文排版的分類特性,進一步細思文字排版的字句與行距的比例關係,進一步思索畫面中的圖文比例。
-
02文字排版練習
先將焦點放在文字排版,利用點點貼紙讓學生認識文字的字級與字距的關聯是如何影響到文字的閱讀正確性及視覺的舒適性,練習不同的配置體會文字排版與資訊陳列的相互關係。
-
03字裡行間的「自己」
導引學生寫下「自己」的人格特質、興趣愛好、能代表自己的一句話以及給10年後的自己的一段話,總計寫出共四段文字,依據重要性設定成不同的文字大小,在A4的紙張上進行排列組合,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的行距所帶來的排版感受。
-
04「自己」的比例草圖
運用攝影下來的「自己」的照片,結合上一節課的四段文字,在A4紙張中嘗試建構自己的比例草圖並與老師討論較合適的比例呈現方式。
-
05「自己」的比例
完成「自己」的比例作品,將圖文以符合比例美感的方式進行組成。
-
06看見不同的比例
與同學分享自己作品中所欲表達的「自己」,在版面中的比例呈現方式以及所欲表達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