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運用義大利麵作為線的概念,紙卡作為面的概念,讓學生逐漸了解力學的概念,進一步思索生活中最常坐的椅子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所呈現出的結構樣態,了解結構體中力學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結構體(椅子)的製作,對於空間的結構美感意識提升,懂得觀察生活中的不同結構體中的利的呈現,嘗試運用最少的材料卻能呈現出結構之美,主動探究並與同學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進行課程的過程中因為操作的難度極高,嘗試運用紙卡還原抽到的椅子的部分,教師需挑選較簡單且容易達成的目標給學生,並適度地給予幫助,避免學生中途放棄。
椅子創作的過程中容易疆場景需求忘記,或許應該減弱這個部分的強調,是否要椅小組為單位進行設計這點可能要從新思考。
課程規劃
-
01椅子的結構
教師介紹蝴蝶椅,並導引學生觀察椅子的結構形成原理。
-
02結構中的力學概念
運用上一節課的概念對不同的椅子進行結構分析,了解結構與非結構的組成,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不同椅子的美感概念以及結構的形成。
-
03創造結構體
每組抽一張椅子的圖片,運用紙卡嘗試建構出椅子的結構,進一步體認出椅子的結構形成方式。運用竹籤與紙卡,嘗試還原出該張椅子的結構,並討論結構的美感呈現方式。並從中體認出椅子要載重須注意的結構方式。
-
04可載重的結構體
延續上周無法載重的椅子,這周以製作出可載重的最高結構體為目標,學生透過小組創作,體驗卡榫的製作原理及方式。
-
05創造椅子結構
進行椅子結構的草圖設計,須以小組為單位,選定場景後,依據該場景一人設計一張椅子。運用不同材質的線與面,創作出適合出現在該空間中的結構體(椅子),椅子設計須結構穩定不鬆散,能載重一罐320ml的可樂,並且符合小木人的身體結構,小木人須能坐在椅子上不晃動。
-
06作品呈現
呈現小組作業,並與同學討論不同空間中所呈現出的不同椅子,所具備的結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