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展開我的在地文化之旅

核心概念
  • 認識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 展覽基本概念
美感知能
  • 校園公共空間踏查與環境觀察
  • 實際走訪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課程概說

展覽是在一個空間中融入美感藝術與文化議題的藝文活動,我們藉由展覽認識過去到未來的不同面向及知識脈絡,亦是一種跨域的藝術體現。因此本學期課程設計以在地策展習作為主軸,實施於本校美術科與國文科跨領域之多元選修課─(創意 X 圖文):將藝術與文學創作兩項技能結合,提升學生的圖像思考及敘寫能力,運用創意與聯想力,匯集圖文作品集。成品以立體空間書之方式呈現,認識展示構成的基礎能力外,透過策展啟發學生的思考力與文學涵養力,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能藉由圖畫或文字表達對在地文化之情感與理念。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實際走訪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2. 校園公共空間踏查與環境觀察
  • 美感技術
  1. 實際走訪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2. 校園公共空間踏查與環境觀察
  • 美感概念
  1. 認識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2. 展覽基本概念
  • 其他美感目標
  1. 國文科融入策展思考與文案撰寫
  2. 融入戶外教育,強化與環境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1. 教學目標與成果-本次計劃嘗試以多元選修跨領域合作課程實施,期望以立體書佈置方式讓學生瞭解空間構成及策展概念,而在初期共備過程中教師預期將此兩項教學目標放入課程中時容易忽略了課程的主軸連貫性。在地文化的引導及探索似乎可以是課程中更重要的亮點,未來若能有更深入的歷史文化放進課程,對於學生的文化認知更臻完整,產出的提案或作品也許更有深度。
  2. 在地文化之共鳴-此次教學主題為桃園在地文化,本預期擔心學生對此主題產生無趣感,但經過教師引導及活動的帶領下,發現學生大多都蠻有興趣,尤其討論到桃園的⻝衣住行及觀看桃園影片時,大都期望看見自己家鄉的特色及風景,因此也發現學生對於在地文化的探討是能產生很大共鳴的。
課程規劃
  • 01
    生活中的藝術場域

    1引導學生思考藝術與環境的關聯
    2生活中有哪些環境或是場域能展現藝術之美
    3在地社區文化如何結合藝術

  • 02
    展示的構成要素

    1認識展覽的組成要素
    2學習展覽中的展示設計與構成美感

  • 03
    探索藝術場域之美

    1透過參與藝術活動,關注生活中展演場所與藝術
    2能展覽中發現空間規劃的美感

  • 04
    策展人做什麼?(以在地文化為主題發想)

    1透過策展創作,表達對在地文化之關懷
    2如何透過展覽呈現我的家鄉風貌

  • 05
    我的策展文案撰寫

    1完成策展文案發想,並符合在地文化精神

  • 06
    立體書展覽結構設計

    1紙張結構設計

  • 07
    立體書展覽展示設計

    1能將展品在空間規畫中構成排列
    2整體風格搭配及色彩配置合宜(網路參考圖)

  • 08
    作品分享與展示

    1藉此跨域課程,體認在地文化與家鄉之美
    2學習歷程檔案製作說明
    3反思在地文化之保存還能以其他藝術方式體現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