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以「來場文字散步吧!—字體刻印設計」為創意課程主題,引導學生認識基本字體、了解字體的重要性;藉由「嘉市體」的介紹,了解字體設計的原則,進行中文點陣字體創作練習。運用GoogleMap帶領學生在學校附近進行字體散步,以截圖的方式搜集紀錄不同風格造型的中文字體;將字體散步所蒐集到的字體進行分析,讓學生真實體驗台灣文字風景。
集合課程前半段蒐集到的字體設計元素,進行「個人姓名」及「嘉義」字體造形設計;認識橡皮章的刻印工具與製作流程,完成至少一個字體(嘉義或個人姓名)橡皮章,印製在紙卡上。最後將字體設計刻印作品展示於展示中心前櫥窗後,學生再進行學習歷程分享與討論。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透過本課程的學習,認識基本字體、了解字體的重要性,能夠發現並探索字體中的台灣味;藉由實際創作字體設計橡皮章作品,體驗字體設計的元素與細節,並應用於橡皮章的刻印與作品展示。學生能從課程中學習如何發現美,用心生活,體驗生活街道中所包含的美感元素:再藉由展示作品,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最後能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表達自己的美感體驗,並與同學分享討論。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樣的創意課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和問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 挑戰1:學生可能對字體設計的概念不熟悉,難以理解字體的重要性。
對策:在課前提供一個簡單的字體設計概念入門課程,包括字體的歷史、應用場景以及對品牌識別的影響。透過實例和互動活動,引起學生對字體的興趣,使其更容易理解字體設計的重要性。 - 挑戰2:學生可能在字體散步中難以正確識別和截圖不同風格的中文字體。
對策:確保學生能夠正確辨識字體並掌握截圖技巧,在學生執行字體散步任務前,提供一份字體特徵的檢視清單,以協助他們更有系統性地搜集不同風格的中文字體。 - 挑戰3:學生可能對橡皮章的製作流程感到困難。
對策:在橡皮章製作階段,未來教學可以增加更詳細的步驟解說,並提供視頻教學或實際示範,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刻印工具和製作流程。同時,鼓勵學生在製作過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經驗,提升製作技能。
未來教學規劃參考:
- 引入更多互動元素,例如設計比賽、字體討論小組,促進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 增加實地參訪,邀請專業字體設計師或藝術家分享經驗,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創意思考。
- 探討更多當代字體設計趨勢和應用案例,使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增強實際應用能力。
-
01認識基本字體、了解字體的重要性
藉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字體範例,例如:「祭」祀和「祭」典的不同風格、機場標示字體識別、與字體相關的新聞事件等,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基本字體並了解字體的重要性。
-
02認識中文字體的設計原則、中文點陣字創作
藉由「嘉市體」的介紹,認識字體設計的三原則:易辨性、易讀性、誘目性;介紹點陣字的設計原則,進行中文點陣字練習(學習單)。
-
03中文點陣字創作
中文點陣字練習(學習單)—嘉義高商、自己的姓名、歐文或其他符號。
-
04觀察與蒐集街道上不同風格的中文字體
帶學生以GoogleMap操作在學校附近的街道或店家,以截圖的方式進行字體散步,蒐集中文字體,例如:中山路、新生路、東市場、嘉義市舊街區、全聯或家樂福賣場等。
-
05探索字體中的台灣味、分析街道中文字體的構成
將字體散步所蒐集到到中文字體進行造型細節分析;認識文史哲出版社印製之《商用字彙》創造的台灣文字風景,欣賞台中的王水河師傅的老招牌字體。運用學習單進行中文字體摹寫。
-
06中文字體設計創作—個人姓名
認識字體設計的元素:框架、骨架、重心、筆劃造形;從字體散步蒐集到的中文字體資料,拆分筆劃、訂定字框、觀察重心後,依照「個人姓名」骨架,修正筆劃造形,完成「個人姓名」字體設計(學習單)。
-
07中文字體設計創作—嘉義
認識字體設計的元素:框架、骨架、重心、筆劃造形;從字體散步蒐集到的中文字體資料,拆分筆劃、訂定字框、觀察重心後,依照「嘉義」骨架,修正筆劃造形,完成「嘉義」字體設計(學習單)。
-
08字體橡皮章刻印創作
認識橡皮章的刻印工具與製作流程,包含設計圖轉印方式、陰刻與陽刻、筆刀與丸刀的安全使用、如何剔除不必要的橡皮擦及印台的種類和使用。
-
09中文字體創作展示與討論
將完成之字體橡皮章印製在紙卡上,學生可互相觀摩;分享創作過程遇到的困難、創作構想與構成美感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