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校園構成 捕光捉影

核心概念
  • 基本構成的美感概念
  • 人物攝影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構成概念
  • 結合校慶園遊會紀錄活動攝影
美感知能
  • 學習手機或平板照相的基本技巧
  • 學習攝影景框中的構成經營

課程概述

學生經常使用手機攝影,隨時隨地都可拍照。但相對的,對於照片中的構圖就不太講究。大半學生的生活照多以人物表情動作為 主,甚少考慮照片中的構圖美感。如果學生能深入了解構成的概念,則可大大提升他們對生活環境空間的構成觀察,並能運用到生活攝影中。
本課程主要分成兩個階段:建立概念及生活運用。第一階段為建立「構成」基本概念。活動方法主要以圓點貼紙進行構成練習,初步探索造形構成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係。接著以校園前庭景觀為攝影對象,透過攝影構圖實驗,體會攝影中的構成如何影響影像美感。第二階段為構成在攝影中的運用。本階段將聚焦於校園情境攝影。藉用電影電視畫面中的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構成分析,將經典構圖技巧轉化運用到生活攝影中,透過「單人/多人情境攝影」的拍照練習,讓學生養成「按下快門前先觀察人與物的位置關係」的美感判讀習慣,最後使用所學方法將品照片裝框掛牆上,將「構成」在生活中上充分運用。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攝影練習探索攝影中的構成關係,學習構成概念與美感表現方法。
  2. 學生能把構成美感概念運用於生活,並能常常啟動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教師課後省思

由於現在的學生非常的喜歡拍照,所以課程裡讓學生使用手機來,對他們來說可以引起動機,缺點就是需要時時注意,以免他們玩過頭時忘了老師所交代的重點,所以盡可能在拍照的時候一組最好只有一個人帶手機大家輪流拍,以免大家各拍各的。並且在之後有延伸課程讓他們拍攝影片,反而引起他們更大的興趣只是在編劇的時候對他們來說比較有困難之後最好給予參考的劇本,可能比較有方向。

課程規劃
  • 01
    認識構成的基本概念,並探索構成與主題、情感、意涵的表達關係

    以圓點貼紙進行構成練習。

  • 02
    認識攝影構圖的基本概念及運用

    以校園前庭景觀為主題,介紹攝影構圖中大遠景、遠景、中景、近景。

  • 03
    透過校園景點攝影,認識景框的畫面構成

    指定校園景點,讓學生利用手機或平板以不同取景角度探索。

  • 04
    認識攝影構成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與攝影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構成佈局

    選擇要比較分析前一週學生攝影作品中的構成表現。
    向電影 / 電視廣告畫面構成借鏡,了解攝影師如何透過畫面構成表達主題情感。

  • 05
    創作富有構成美感與主題情境的攝影作品

    依情境設計需求,安排 1~3 位學生模特兒入鏡。設定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攝影。

  • 06
    攝影作品於牆面的構成美感

    學生分小組,將第一節點的練習拿來討論,哪些適合牆面構圖。
    考慮掛的方式與環境的互動,達到構成的練習,於黑板分組發表。

蔡佩玲
嘉義縣立鹿草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鹿草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