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 引導學生認識纖維線材、編織藝術、葉拓敲拓染技法,進而能用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自然或回收素材製作編織器具。例如:回收紙盒製作卡片、梭板,回收木板、竹片削製打緯刀、挑花棒等織作工具,延續物命環保愛地球。
2. 運用美的原則、點、線、面構成方法、設計、 織作與裝飾葉拓棉布背袋,完成獨一無二的環保帆布背袋。
3. 透過設計實作紓解高三大考壓力,體驗設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生活美感能力。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活動引導學生多元探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習慣,並能 分享創作理念、進行藝術創作的回饋反思,進而能終生學習。
- 創作作品、材料等,多用天然、可循環利用、自然分解之材料、減少一次性資材,透過預防、減量、回收和再利用,減少設計廢棄物產生。
- 讓藝術真正進入生活,提升生活美感品味。 形成永續的美善循環,共同打造美善社會。
教師課後省思
- 植物染工藝工序繁複,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但呈現的色彩效果雖不太能預期,卻也是迷人的地方, 色調變化非常有趣。未來或許可以規畫開設植物染染線線材應用的課程,如: 織布課程。
- 織紋設計圖畫好,依色彩計畫 選色線搭配色票小樣 ,可以更貼近成品效果 ,具參考價值 。
- 織帶織造若能用簡易織布機織織帶,整經長度可以增加一倍至 220cm,可以節省整經、理線、穿卡片時間,並省下織造時織帶前段、後段線材的耗損。
- 敲拓染成品經久產生顏色的變化(褪色、氧化等),較為困擾。解決辦法是選擇較不會褪色的植物來敲擊。如:木藍、血桐、構樹的葉子,九重葛苞片通常所認為的花較為持久不變色 。
- 葉拓布襯黏貼與版面編排設計新增,將葉拓熨上布襯 可以防止棉布邊脫線,依葉形剪下形成單元圖形 較易試做版面構成 ,取得最佳編排效果,袋面版面編排設計後用中性膠黏貼容易操作。
- 縫合織帶說明基本縫合方法,就可讓學生自由發揮。
-
01校園植物手染線
1.採集校園修剪樹木葉、花、枝幹清洗秤重,加熱淬取染料。
2.棉線、亞麻線精練、煮染,重複多次。
3.媒染劑、明礬、醋酸鐵,重複多次。
4.晾曬不照日光數週。適逢學校光電球場興建工程,整地砍伐樹木茄苳棕色、福木黃色、艷紫荊磚紅色、使君子灰綠色,教師帶有興趣的學生運用課餘時間,採集染材萃取染液進行染線作業。 -
02卡片梭織概述與卡片織具裁製(一)
藉由簡史、工具與技法介紹建構卡片織基礎概念:
1.卡片織歷史、工具介紹
2.織圖與織作技巧介紹 -
03卡片織具裁製(二)
1.卡片裁製 24 張、打洞與導圓角、 4 角上色牛奶卡、貼紙 4 色、麥克筆
可尋找生活周遭應用的資材製作工具,例如:回收紙盒厚製作卡片
2.大別針製作 包膜鐵線 -
04織圖設計
以A4 圖紙、色鉛筆織帶圖紋設計正穿、反穿。再用excel預視與修正。
-
05裁線
1.裁線、織圖、算條數。
2.梳理線材。 -
06卡片穿線
將1 、 2 依設計圖穿線注意正穿反穿。依卡片順序穿線:正面朝右穿 4 條線,打結、分兩股放置,依卡片號碼序疊上、單束頭、理線。
-
07上機-簡易織布機
理解織布機構造與操作使用,並將1 、 2 上機 簡易織布機。上機固定單束頭後,經軸捲線注意平整固定線尾前布軸捲裁緯線。在家可將單束頭掛在門把上當前經軸,用腰綁繩子當厚經軸,一樣可以織帶。
-
08織作
1.依設計圖織作保持織帶寬度一致 ( 打緯鬆緊一致前轉 4 、後轉 4 注意規律。
2.下機卸下完成織帶,剪斷經線、退卡片、修剪接線頭,再重複第五至第八步驟,織第二條織帶。 -
09葉拓-敲拓染
1. 概說葉拓原理、媒染劑、版面編排原則、植物敲拓技法說明。
2.敲拓染實作:分組校園植物採集、分類整理個人植物揀選敲拓實作與媒染。 -
10葉拓布襯黏貼與版面編排設計
將葉拓熨上布襯 防止棉布邊脫線,依葉形剪下形成單元圖形。袋面版面編排設計後用中性膠黏貼。統一當中有變化、統一、少即是多。
-
11縫合織帶
1.縫合技法說明與示範流蘇、線頭燒結處理。
2.縫合實作 -
12作品發表賞析
作品發表經驗分享與攝影及賞析與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