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若期望自己的創意不要被資訊的洪流所淹沒,就必須學習設計能以圖表傳達訊息的資料,因為人類是視覺化的動物,經過系統化、視覺化、美化的資訊,大都能改善訊息溝通的成效與感受。 「資訊圖表」是「資訊」與「圖像」的巧妙結合,能將不易理解的理論、數據、流程變得一目瞭然,兼具「說故事」和「視覺化」兩種動人的方式,把讓人抗拒的文字變得直覺、美觀、易懂。 偶爾看到學生上台報告時,照本宣科地唸誦簡報中大量未消化過的文字,本課程冀望帶領學生從瞭解資訊圖表的基本概念,到認識眾多視覺設計師的資訊圖表作品,進而結合自身經驗,分析、整合、運用資訊與圖像,製作成具有美感的「履歷資訊圖表」,最後透過多元的成果展示與發表,訓練學生的美感與表達能力。
美感預期成果
- 開啟五感,學習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並與所學產生連結。
- 瞭解基本設計的原理,培養審美感知能力與美感思維能力。
- 善用文字、色彩、圖表,編排簡報或印刷品,進行訊息視覺化與美化,達到友善溝通。
- 藉由成果展示與觀摩,涵養學生的美感。
- 透過發表,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原本欲使用製作AR的app由免費改為付費版,「AR實作」課程只能停擺,未來可能需要多學幾套不同的app,遇到狀況時得以立即進行轉換。
-
01資訊圖像化-遊戲體驗篇
透過「你畫你猜」這款猜謎遊戲,玩法:一位同學給提示語,讓一組同學畫圖並猜謎,猜對者加分,讓學生體驗並思考「資訊」、「圖像」與「有效傳達訊息」之關聯。
-
02設計思考-理論講解篇
1. 「設計思考」是一種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 設計思考流程介紹:同理、定義、發想、實作、測試。
3. 心智圖、曼陀羅思考法介紹。 -
03菜單設計-排版探索篇
1. 教師提供菜單圖片、文字,讓學生運用有限之圖文資源,製作一頁具有美感之菜單。
2. 觀摩全班作品,票選前3名,探索圖文美編排版之重點。 -
04美感構成美學-文字觀察講解篇
教師透過日常生活、新聞、書本之實例,講解「文字編輯」之美感構成美學:
1. 文字的可讀性、易辨性、可視性。
2. 字體的選擇:襯線字體、非襯線字體。 -
05美感構成美學-色彩觀察講解篇
教師透過日常生活、新聞、書本之實例,講解「色彩搭配」之美感構成美學:
1. 色彩的明視度與閱讀性。
2. 配色:類似色、對比色。
3. 協調的色相比例:60%主色相+30%輔助色相+10%強調色相(配色黃金比例60:30:10)。 -
06美感構成美學-資訊圖表-觀察講解篇
教師透過日常生活、新聞、書本之實例,講解「資訊圖表」之美感構成美學:
1. 介紹常見資訊圖表的「功能」與「目的」:
(1)圓餅圖:用於傳達「占全體的比例」。
(2)百分比長條圖:用於傳達「比例的不同」。
(3)折線圖:用於傳達「時間軸的趨勢」。
(4)長條圖:用於傳達「數據差異」。
(5)數值一覽表:用於傳達「具體數據」。
2. 讓學生翻閱並觀察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參考書籍,用標籤紙標示感興趣、值得分享的資訊圖表,並進行重點摘要筆記。 -
07美感構成美學-資訊圖表範例分享篇
學生輪流上台分享感興趣的資訊圖表範例,最後共同探索並彙整好的資訊圖表所具備的共通點。
-
08美感構成美學-版面觀察講解篇
教師透過日常生活、新聞、書本之實例,講解「版面」之美感構成美學:
1. 視覺引導:從瀏覽資訊的順序習慣引導讀者視線。
2. 打造視覺層級:對齊、對比。 -
09履歷資訊圖表範例介紹
教師介紹「履歷資訊圖表」範例,讓學生瞭解履歷視覺化所呈現的效果,集體觀察並分析好的履歷資訊圖表須具備的要素。
-
10「履歷資訊圖表」構思與設計
引導學生運用心智圖、曼陀羅思考法、美的形式原理進行「履歷資訊圖表」構思與設計,建議可結合自己有興趣的大學科系或職業、自身特質、專長、社團、多元學習表現......等。
-
11履歷資訊圖表繪製(一)
教導學生運用Sketchbook繪製「履歷資訊圖表」人物部分。
-
12履歷資訊圖表繪製(二)
教導學生運用Sketchbook繪製「履歷資訊圖表」資訊圖表部分。
-
13履歷資訊圖表繪製(三)
教導學生運用Sketchbook繪製「履歷資訊圖表」資訊圖表部分。
-
14履歷資訊圖表繪製(四)
教導學生運用Sketchbook繪製「履歷資訊圖表」背景部分,並完成整體版面配置。
-
15履歷資訊圖表-簡報製作
引導學生運用Canva或Google簡報,依照上台報告之流程,完成「履歷資訊圖表」簡報。
-
16AR講解篇
教師講解並示範如何將圖文、影像、簡報製作成AR
-
17履歷資訊圖表繪製(五)
學生運用Sketchbook繪製「履歷資訊圖表」,進行整體版面美化。
-
18成果展示、發表與反思回饋
「履歷資訊圖表」成果展示、簡報發表、心得分享與反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