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以比例為主軸,從模擬抽屜的收納盒中擺放文具用品,引導學生發現空間的視覺變化,與建立秩序感的過程體驗。以櫃板、磚牆、高鐵車廂門、建築玻璃窗解說生活中的比例節奏關係與負空間概念,並引發思考和物品尺寸的關係,進而引導學生觀察自己 生活環境中的比例應用。透過比例木塊的操作認識空間與比例邏輯關係,體會比例空間之美感變化感受比例邏輯中帶有音樂的詩意韻律,以及數學式的漸進或遞增之規律性。量測玩偶、公仔的長寬尺寸,思考物件所需的合適空間。運用比例邏輯概念設計:比例多寶盒的學習單上,經由小組票選設計圖作為裁切隔板的參考依據。 組裝完成後,依空間的比例置放玩偶,比較不同設計的比例美感及思考與環境搭配的合宜性。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透過製作抽屜格板與文具進行搭配,感受收納後的整齊秩序之美。藉由比例木塊的操作,具體感受空間比例之視覺變化。
- 將負空間比例概念融入書櫃設計,感受實體與虛無空間的搭配美感,初步體會「少即是多」的現代空間美學。
- 將比例邏輯初步應用於設計物件所需的擺放空間,並將比例模矩概念融入設計,以形成實體空間與環境搭配的整體概念。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中最困難的是學生不會使用美工刀。在使用工具中也同時提及校園刀械傷人,提醒學生使用美工刀正確觀念。
- 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東西去改造成一個實用性的物品。
- 學習做好購買物品斷捨離的規劃。
- 學習收納與整理物品。
課程規劃
-
01比例抽屜
以比例為主軸,從模擬抽屜的收納盒中,擺放文具用品,並比較加入中央長隔板、橫向短隔板後,引導學生發現空間的視覺變化,建立秩序感的過程體驗。
-
02生活比例
從影片「比例-MUJI 無印良品-Compact Life-收納」觀賞的同時,提問櫃子的比例,引發思考和物品尺寸的關係。
-
03比例邏輯
以磚牆、透光板、高鐵車廂門、建築玻璃窗介紹生活中的比例節奏關係與負空間概念,透過比例木塊操作練習三分法、音樂式比例邏輯,進而描繪設計格線於學習單上。
-
04數學式邏輯
以方塊組合、地板磁磚、費式數列櫃、家具設計介紹生活中的數學式邏輯比例,透過比例木塊操作練習,進而描繪設計格線於學習單上。
-
05設計比例多寶格
量測玩偶的長寬尺寸後,運用比例邏輯概念,設計比例多寶格於學習單上,而後小組票選代表設計圖, 作為裁切隔板的參考依據。
-
06裁切隔板
先將封扣板裁出ㄧ致的深度(8cm),再依據設計圖裁切隔板,組裝完成後,依空間的比例置放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