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光影-攝影

核心概念
  • 觀察光影變化感受畫面的意境
  • 無彩色漸層的美感體驗
美感知能
  • 構成排列組合設計
  • 質感的辨識方法

課程概述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經常使用手機拍照。手機攝影的便利性使學生隨時隨地都可拍照。但相對的,對於照片中的構圖就不太講究。大半學生的生活照多以人物表情動作為主,甚少考慮照片中的構圖美感。如果學生能深入了解構成的概念,提升他們對生活環境空間的構成觀察,並能運用到生活攝影中。
本課程主要分成兩個階段,建立概念及生活運用。
(一)為建立構成基本概念 :
活動方法:主要以圓點貼紙進行構成練習,初步探索造形構成舆情感表達之間的關係。接著以校園前庭景觀為攝影對象•透過攝影構圖買驗 .體宮攝影中的構成如何影響影像美感。
(二)構成在攝影中的運用:
聚焦於校園情境攝影 。藉用電影電視畫面中的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構成分析.將經典構圖技巧轉化運用到生活攝影中, 透過「單人/多人情境攝影」的拍照練習,學生養成「按下快門前先觀票人與物的位置開係,的美感判讀習慣 , 活化「構成」在生活中的運用。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攝影練習,探索攝影中構成關係、構成概念與美感表現方法。
  2. 將構成概念運用於生活中,並常常啟動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事物。

教師課後省思

  1. 本課程讓學生管試摄影室內外拍。同學們在校園蒐集攝影素材,分組合作學習發展創意設計,有更多動腦思考實驗性作品。
  2. 利用執行任務,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拍攝挑戰,對美感構成也有不同詮釋解讀。
  3. 引導並鼓勵學生用不同視角觀察,學習理解光影-攝影與構成的美感構面,學生進行實作討論與設計。
  4. 自評語互評學生心得回饋並分享作品,讓學生理解創作理念,並且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與表達力。
  5. 本校自造中心設備完善,講師江信珊專業指弹學生做中學十分認真。多元學習內容與應用,學習成效極佳。
  6. 攝影設備若能與時俱進,推動課程活動將會更加順暢。
課程規劃
  • 01
    認識構成的基本概念

    探素構成與主題、情感、意涵的表達關係,學生以 PPT說明並進行構成練習。學生自評能分明構成作品。

  • 02
    認識攝影構圖的基本概念及運用

    以校園前庭景觀為主題,介紹攝影構圖中大遠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等鏡頭概念及不同視角的敘事運用。

  • 03
    認識景框的畫面構成

    透過校園景點攝影,認識景框的畫面構成。指定校園景點及人物表演藝術,讓學生利用手機或平板以不同取景角度探索校園景點及人形表現融入的畫面構成。學生互評:分組取景構成設計競賽 ,學生可以觀摩他組作品特色給與評分。

  • 04
    認識摄影構成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構成佈局

    認識摄影構成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學習攝影中主體 陪體與環境的構成佈局。擇要比較分析前一週學生攝影作品中的構成表現。向電影、電視廣告畫操作描述 面構成借鏡,了解攝影師如何透過畫面構成表達主題情感。學習單:利用分階段學習單,讓學生記錄每節課的內容及心得

  • 05
    創作富有構成美感與主題情境的攝影作品

    依情境設計需求。安排1~3模特兒入鏡。透過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攝影,體會攝影構成的敘事效果。學生分成小組,安排多人就入構圖。此階段強化人物的組合方式及其他環境的互動,達到攝影構成的練習,並為青春留下美好的印記。利用攝影鏡射倒影夾鏡進行攝影練習。學生互評後,能與他組學生互相分析進行回饋。

  • 06
    肖像畫的表現及雷雕作品

    學生利用自己的肖像畫拍攝作品,聘請專業美術教師:江恉珊老師,進行雷雕作品的講解與實作,學生可以完成一件雷雕肖像作品,老師給予評分及評語。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