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透過社區走讀,引領學生觀察、發現與感知生活周遭的色彩,進而探討環境中的色彩以及色彩的意涵與文化意義。認識PCCS色彩體系,並學習配色原理,清楚地認識色調概念,如何將兩種(以上)的色彩進行搭配,達到既調和又有變化的配色效果。接著導入城市人孔蓋議題,探討人孔蓋上的圖像內容與構成,進一步認識圖像簡化的設計概念,嘗試將社區造形元素進行簡化,建構社區圖像資料庫。最後的任務是運用走讀採集到的素材進行人孔蓋設計,學生將習得的知能與色彩技術實踐在作品中,過程中加以評量,觀察其是否具備中階的色彩計畫知能與美感素養。透過社區走讀覺察與設計應用的學習過程,建立永續經營城鄉的美感與經營思維。
美感預期成果
- 能對社區色彩進行觀察與紀錄。
- 能將色彩進行調和色配色。
- 能將具社區代表性的特色物件轉化成圖像,並進行簡化,再運用不同元素組合成畫面。
- 能完成具社區特色的人孔蓋圖像。
- 能說出圖像簡化與配色選擇的美感要素。
教師課後省思
色彩與生活息息相關,本次課程設計從色彩搜尋與採集出發,接著帶入PCCS色彩體系知能與文化色彩概念,讓學生能有方法、有步驟的認識色彩與應用。結合色彩意象與色彩計畫,學生能準確說出自己的創作意念,以及如何透過色調進行和諧配色,因課程所涉及的面向較廣,有限時間內無法面面俱到,多數學生表示一度有些排斥,但到了實作階段,能有效發揮色彩知能,且漸入佳境,學生表示不難學,而且能清楚說出自己的配色成因,感覺應用色彩不再是有天分的人才能做到。因課程規劃,無法花太多時數在本單元,故無法讓孩子深刻體驗到每個部分,最終須調整部分課程,有這次的經驗後,期待日後的教與學能更完整。
-
01觀察與採集色彩
網路搜尋社區地景、美食、物件的造形與色彩,並探討其文化意涵,過程中運用PCCS色票採集色彩並思考社區永續發展面向。教師引導學生採集社區環境、物件造型與色彩,作為人孔蓋構成設計與配色的起點。
-
02認識色調配色
認識PCCS色彩體系,瞭解色調配色,並進行兩種(以上)色彩的調和配色練習,選定色彩並調整其明度、彩度,搭配面積比例,達到調和配色的效果。
-
03城「視」物語— 深化採集品的意義與在地連結
1.小組腦力激盪,羅列家鄉景點與文化,並找尋具代
表性的色彩。
2.介紹家鄉文化色彩概念,認識與分享社區人、事、物,老師帶領孩子統整物件與色彩。 -
04認識圖像簡化
從圖片資料找到造形特徵,並運用幾何進行構成,修整、簡化圖像,並調整比例達到具美感的視覺效果。
-
05調和配色與說明
將具家鄉元素的人孔蓋圖像,運用photopea進行調和配色,並能說出色彩的成因與意義。
-
06作品分享與回饋
作品發表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