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為自己加冕

核心概念
  • 結構的形成。
  • 結構的重要性。
  • 結構所產生的美感。
美感知能
  • 紙張的基礎知識。
  • 物件結構的形成。
  • 環狀結構設計的可能性。
  • 結構體中的美感呈現。

課程概說

首先教師先準備同色系但是磅數、光澤以及觸感不同的紙樣,讓學生藉由實際觸摸進一步理解紙張的差異性,了解不同的紙張所具備的磅數以及質感的不同,再透過紙橋設計與搭建實驗活動安排讓學生了解水平張力與垂直支撐力的特性、差異以及變化,進而替自己設計並製作一頂高50公分的皇冠,教師藉由不同結構體的介紹,讓學生體認到結構體中的力與美的結合,讓學生理解設計師在建構時需考量在結構體的強度與美感的呈現中達到平衡,透過設計與製作的過程讓學生得以更進一步對六大構面中的結構有更深入的理解。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體認到生活中物品所具備的結構特性,並能欣賞其美感形式,了解紙張的相關知識,了解結構的形成方式以及特性,並設計出一個和基本要求的皇冠環狀結構體。
皇冠環狀結構基本要求:
1. 符合設計者本身投為可佩戴。
2. 長度超過50公分。
3. 具備抗拒基本風力的特性。
4. 具備一定程度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活動的進行過程,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基礎能力會有所不同,如果可以從國一開始一連貫的課程進行,相信成效會更佳;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在於學生的先備知識落差,且製作的過程中會受到同儕的影響選擇較雷同的方式進行,教師需要隨時注意並且提示學生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恰當的製作方式進行。
雖然構面間彼此獨立,但是確實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認到在進行「結構」教學前應該先學會「構造」,這兩者間的彼此關聯性強,但是容易混淆,在設計活動時需要審慎思考後才能進行。

課程規劃
  • 01
    紙張基礎知識學習

    紙張的製作流程、相關知識與特性並認識生活中的紙張。

  • 02
    紙張的水平特性

    嘗試維持紙張的水平狀態,並適度地給予支撐,嘗試使用堆疊、捲折等方式將紙張水平的呈現在支撐體上。

  • 03
    紙張的垂直特性

    結構形成的類型極多,將最薄的四開白報紙作為最頂端的紙張,如何製作出垂直高度最高的物件,並維持支撐狀態。

  • 04
    實際製作

    草圖設計完成後,經過與教師討論便開始進行製作。

  • 05
    皇冠製作成果展現

    須說明設計理念與結合元素,並接受回應同學的發問,對作品進行反思與討論。

陳懿如
高雄市立一甲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一甲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