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Structure Go!結構美感大挑戰

核心概念
  • 理解自然結構及人為結構。
  • 理解結構之美感。
  • 理解線狀、棒狀、面狀之立體結構。
  • 理解影響結構之因素。
  • 建構結構美感構面之基礎能力。
美感知能
  • 學生能發現生活中的自然結構及人為結構。
  • 學生能觀察結構的分類、關連性、美感。
  • 學生能試著討論結構的穩定性及美感。

課程概說

透過《Structure Go!結構美感大挑戰》的課程活動,讓學生從設計基本要素之點、線、面來嘗試從線狀、棒狀、面狀之立體結構構成。
藉由小道具讓學生進行結構之嘗試與練習,透過面狀、棒狀、線狀等三種不同材料,讓學生嘗試結構挑戰:
(1)面狀立體結構:讓學生藉由撲克牌挑戰,進行結構耐重力、穩定度挑戰。
(2)棒狀立體結構:讓學生藉由棉花棒等棒狀物體,進行結構延伸度、穩定度挑戰。
(3)線狀立體結構:讓學生藉由棉線等線狀物體,進行結構耐重力、張力挑戰。
讓學生經歷不同結構挑戰後,指導學生結構力學及美感之構成,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燈具結構作品草圖發想,並完成實作。最後共同舉行一場有趣的成果發表,藉由師生共同回饋,使學生得到結構美感之提升。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觀察生活中自然結構、人為結構之構成。
2. 能透過結構基本形進行嘗試與練習。
3. 能嘗試從線狀、棒狀、面狀之立體結構構成。
4. 能了解結構耐重力、穩定度、延伸度、耐重力、張力等因素之影響。
5. 能藉由實際結構作品之創作、成果發表及師生回饋培養創作之信心及樂趣。
6. 能藉由結構美感構⾯基礎能⼒作為主要概念,建構美感思考能力及知識,達成美感之提升。

教師課後省思

1.面狀結構材料由撲克牌修正為盒裝名片紙50張。回收材料可重覆再利用,且結構作品較具美感。但盒裝名片紙容易壓損,乘載的重物之重量需由600ml調整至250ml左右。
2.仍維持使用棉花棒,但控管學生使用數量,盡量不造成過度浪費。仍維持使用白膠,美感課程應要求作品須具有美感。
3.快乾不適合於校園使用、熱熔膠接著點過大不美觀、保麗龍膠和相片膠視學生需求可自行攜帶使用。
4.將課程由6堂課調整為10至12堂課。讓學生不僅能嘗試面狀結構、棒狀結構,希望也能將原先預設的線狀結構及燈具結構創作完成。

 

課程規劃
  • 01
    課程簡介

    認識結構與觀察結構,結構基本形嘗試與練習。

  • 02
    面狀及棒狀的立體結構

    結構耐重力、延伸度及穩定度挑戰。

  • 03
    線狀立體結構

    結構耐重力、張力挑戰;結構作品草圖發想。

  • 04
    結構與美感:結構作品實作

    讓學生選擇適當之材料、發揮創意,挑戰【燈具】結構作品之創作。 使學生嘗試【燈具】之懸掛、垂吊、立地等各種展示方式,並觀察結構是否變形,並進行調整。

  • 05
    結構與美感:成果分享

    結構與美感:結構作品成果發表,師生回饋。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