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近年來,各級學校為了招生和發展各校特色,經常在校門口垂掛五花八門的布條,色彩配置經常讓人眼花撩亂,完全沒有考量與環境的色彩關係。藉由美感教育課程,從「色彩」的構面談起,理解「和諧色調」與「衝突色調」,學著思考感受色彩的意象,進而發現覺察校園的環境色,再挑戰合宜的色彩搭配成。從美感有感後,思索怎樣較美,最後擁有帶得走的美感能力。
美感預期成果
從色彩構面的理解與認識,藉由引導與案例的觀察,去思考色彩意象,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從發現校園的環境色到選擇合宜的色彩搭配,並將成果提報給行政單位,讓學生自己主宰明年的升學榜單布條,在校園生活中讓美感有感。
教師課後省思
(1)色調的感受?抽象的與具象的表述。
(2)觀察生活周遭的環境色彩。
(3)與環境合宜的色彩搭配?
課程規劃
-
01色彩教學篇
講述:利用美感電子書-色彩構面,認識和諧色彩與衝突色彩。活動:藉由色紙,試著搭配和諧色與衝突色。
-
02色彩思索篇
思考:色彩的美感印象。活動:色調意象組合練習。(利用色紙,紀錄感覺,從具體描述到抽象的思維,剪貼於學習單。)
-
03色彩觀察篇
活動:校園色彩大發現-紀錄校園建築物與環境的顏色。思考:與校園環境合宜的色彩搭配。(校園踏查,利用色票紀錄於學習單中)
-
04色彩改造篇
實作:從前三堂課所理解的色彩構面去反思與建構色彩的美感,運用於校園招生布條的配色。
-
05色彩發表篇
發表:先分組討論各自的色調搭配,各組再推派一位同學上台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