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我的讀書筆記

核心概念
  • 發現比例影響美感呈現。
  • 練習以比例的眼光看待對象物。
  • 落實比例於生活情境。
美感知能
  • 覺察到比例如何影響美感呈現。
  • 把比例概念運用於日常書寫中。

課程概說

本課程透過比例學習工具的研發,讓學生操作並體驗平面設計中版面配置的比例關係,建立「比例感」;累積學生以「比例的眼光」觀看對象物的經驗,進而融入生活運用。本課程分三個階段:
一、概念:學生透過比例學習工具,以黑、灰、白紙卡排列組合,比較各種比例關係,紀錄自己的觀察,藉以練習「比例感」。
二、實作:學生利用不同直徑的黑、灰、白圓點貼紙,及三種不同大小的黑、灰、白方形貼紙,設計三種不同目的的圖文排版。每一個圓點代表一個字,方形貼紙代表圖片。貼紙的大小、位置的高低左右都關乎比例的概念。
三、運用:學生針對課本的某一章節,製作「單頁讀書筆記」。透過同儕觀摩比較,了解版面配置的比例關係如何影響閱讀與學習效率。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知:學生了解「比例」影響美感的呈現。
2. 技能:學生能以「比例的眼光」觀看視覺對象物,累積審美經驗。
3. 情意:學生將喚醒自身的「美感需求」,在生活中繼續探索,甚至影響別人。

教師課後省思

在過去的創作指導過程中,面對學生的作品,我也覺得在美感表現上有不足之處,但卻也無從和學生說明清楚。這次因為參加了美感構面課程設計工作坊,了解了美感學習小工具的設計與運用,也試著設計了一組「比例學習工具」讓學生動手做。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可以隨時改變黑灰白的比例關係,所以有機會體驗「怎樣比較好」的審美心情,進而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敏感度。
以實驗小工具體驗美感,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不僅能讓學生在操作的此時此刻不斷動腦,讓美感意識發生,還因為降低了創作技術門檻,使學生能專心於比例感判斷,而不是擔心自己繪畫技巧不好而困在原地!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一再看到學生專注認真的學習神情!這是老師最幸福的課堂時光!

課程規劃
  • 01
    圓點貼紙文字排版實驗1

    學生自由選配不同大小及視覺重量的圓點紙張,藉由不同的排列組合與配置,創造標題字和內文字的比例關係,形成空間上的虛實安排,設計出簡潔有設計感的名片版型設計。

  • 02
    圓點貼紙文字排版實驗2

    接續前一節課進行圓貼貼紙名片版型設計,最後完成體驗作品。

  • 03
    「讀書筆記排版」生活運用1

    引導學生分三大組,各組選擇不同的課本單元章節作讀書筆記。

  • 04
    「讀書筆記排版」生活運用2

    說明版面編排注意事項,如邊界、文字級大小、圖文配置等比例關係。操作課程提供細方格紙,方便學生作好版面配置。

  • 05
    「比例感學習工具」觀察與紀錄

    學生透過黑灰白紙卡的排列組合,找到好看的比例關係後,依「比例學習工具」上的刻度對照學習單上的格子,在學習單上畫出黑灰白的比例關係。如此完成「黑灰白比例感」9個體驗實作。

  • 06
    「海報版型設計」比例感創作運用

    1. 學生從上週的「黑灰白比例感」作品中,選取三個滿意的佳作,複製到新的學習單。再加入圓點及直或橫線代表「文字」,創作「海報版型設計」。直接複製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學習遷移」的概念。 2. 其餘6個空格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比例感自由創作,不再依賴「比例學習工具」。但要提醒學生持續關注「比例感」,而不是流於瑣碎的即興造型創作。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