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瓶中水

核心概念
  • 色彩的可能性
  • 色彩呈現的美感
  • 色彩與個人情感的關聯
美感知能
  • 顏色與視覺經驗的關連性
  • 色彩的搭配與感覺
  • 和諧與衝突色調

課程概說

大自然中存在著我們意想不到的美,其中以顏色最為顯著。本次活動藉由調色水當作認識色彩的媒介,希望學生透過觀察、比較、發表等,發現原來單純的顏料,透過調色可呈現出來的色彩形式,竟是如此多樣,進而提升對生活中色彩的察覺及感受能力,同時也希望透過課程喚起學生對色彩的記憶,進而在實際創作中,能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出來。
課程的設計希望能跳脫調色盤的框架,從自然物中去發現和創作,讓色彩的學習更有溫度和存在感,避免孩子因水彩技法的不純熟產生挫敗感和對顏色的疏離,進而拉近對自然物象中色彩的距離並且嚐試去運用!

美感預期成果

本次活動藉由調色水當作是色彩的媒介,希望學生透過蒐集、比較、發表等,發現原來簡單的顏色,組合出來的色彩形式,竟是如此多樣,進而提升對生活中色彩的察覺及感受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1.好的材料,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這次選用的色鉛筆是輝柏,因多數學生不曾接觸過這品牌,所以當學生使用筆時,驚覺紙上線條能更貼近自己想像中的色彩及筆觸。更有學生詢問色鉛筆的購買方式及使用方法。

2.當色彩結合自我,學生能更專注觀察:

此次課程因學生須調出屬於自己顏色的水,故學生在調色的過程中,會不斷嘗試,不時說出:顏色太淡了....還要再加深;我還要在加紅色,這樣會比較像我要的顏色;這顏色好漂亮,這是我想要的。

3.能觀察並詢問對方的作品:

這次作品的成果,儘管無美術底子的人,都能製作出令自己佩服的作品。故最後分享作品時,彼此間都能侃侃而談。

4.學生請假:

當有學生請假不在課堂,就必須請學生花額外的時間完成,但時間不若課堂充裕,故請假的學生較難感受到調色的愉悅。

5.收材料影響到下課時間:

雖已分組,並且將材料編號,但是仍會出現,因發材料及收材料導致影響到下課時間。可規定最後收材料時間,或者拖延下課的組別須扣分。

 

課程規劃
  • 01
    色彩的印象

    1.分組發色票及文章 2.各組學生在文章中圈選關鍵字 3.討論關鍵字可以用那些顏色呈現 4.學生察覺顏色是具有情感的

  • 02
    色彩的情感面

    1.延續上堂顏色與情感 2.色彩構面:美感電子書 3.固有色的聯想

  • 03
    色彩意象的調和練習

    1.老師出給各組題目,例如在法國的街頭藝人,你們會用那些顏色呈現這位街頭藝人? 2.各組在紙上劃出顏色

  • 04
    個人情感配色練習

    1.學生先在色票找出適合自己的顏色 2.將顏料與水適當調和後,注入玻璃瓶中

  • 05
    瓶中水命名

    1.根據觀察、體會和記憶,試著詮釋色彩 2.吊牌設計:用簡短文字代表自己,吊牌用那些顏色更能襯托自己

  • 06
    分享

    嘗試說明瓶中水如何透過吊牌表達出意含,老師拍下各組作品

江佳純
臺中市立光榮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光榮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