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一)記憶質感-用五官認識質感,記憶質感
1.質感猜猜遊戲:搜集實物,以觸摸的方式感知質感的差異。例如粗細、軟硬、光滑與粗糙、溫度、毛絨絨……等。
2.欣賞電視廣告:法國礦泉水廣告(返老還童)、洗髮精廣告(不是女人才能拍)、韓國飛想茶電視廣告等,成功地達到質感傳遞訊息的目的。
(二)「質感經驗」資料庫
1.以美感電子書中質感賞析為課程講述架構,聯想到每天皆可接觸到的「課表」為發想依據,因對學校課程的心理感受,創作一張具有個人特質與質感的課表。
2.歸納同學們對課程的感覺,選擇製作課表所需要的材質,例如:
冰冷的→不鏽鋼→聯想雪景→冰冷的課表
熱情的→毛線編織→聯想椰林熱情→炙熱的課表
幸運的→透明玻璃→聯想四葉幸運草→平靜的課表
尖銳的→釘子或刷子→聯想刺穿堅硬→粗糙的課表
柔軟的→不織布→聯想棉被舒適→溫暖的課表
(三)從抽象思考到具體呈現
以學生的質感選擇為課程設計來源,製作個人特色且符合需求的功課表。
(四)質感的視覺遊戲
1.將每個人製作不同質感的課表組合成新的樣式,以限時競賽的方式,看看能有幾種質感組合的可能性,並請學生投票最有質感的組合方式,拼貼於校園牆壁中。
2.一週替換一張課表(固定放置於教室外的課表),並在上面設計投票區(貼愛心貼紙),獲得最多貼紙的同學將榮登「質感改造冠軍王」。
美感預期成果
1.建構發現、探索至運用階梯狀(staircase)的美感主題課程。
2.開發以學習者觀點出發的結構構面學習手冊。
3.發展美感教學評量系統。
教師課後省思
1.課程進行至學期末,許多同學問要寫哪一學期的課表?因下學期的課表會更新,我建議同學寫新課表,因此會占用下學期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更新課表。
2.原本想以有生命力的課表替代現有的課表,但考量到只有4個班進行此課程,如果要替換他班的課表需經過該班導師的同意,因此需再思考呈現方式。
-
01課堂一
分析金屬、透明玻璃、柔軟布、紙類、木頭質感的觸覺感受,並能將校園中物的質感加以分類。
-
02課堂二
利用美感電子書,分析不同質感所帶來的主觀意象,並請學生完成與生活經驗聯結的質感物品學習單。
-
03課堂三
利用美感電子書,分析不同質感所帶來的主觀意象,並請學生完成與生活經驗聯結的質感物品學習單。
-
04課堂四
依個人需求選擇列印課表投影片,也可以選擇手繪、雕刻、拼貼等方式,製作質感搭配與美化,是這堂課的重點。
-
05課堂五
持續完成課表與質感做結合的作品,並不斷以提問方式刺激學生更多元的想像空間。
-
06課堂六
帶學生至操場將自己與同學的作品觀摩與重組,藉此發現質感對每個人的溫度呈現,並發現質感的多元表現。實際替代現有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