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手造環境色彩

核心概念
  • 驗證色彩同調性的和諧感。
  • 掌握色彩衝突色調的比例分配。
  • 認知不同區域色彩對生活環境的影響與重要性。
美感知能
  • 色彩美感構面中的相同色調、衝突色調與不同區域色調的視覺意象與配置的比例關係。

課程概說

(參考美感入門色彩篇)進行色彩構面的概念解說,並與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色彩進行比較。之後進行校園觀察,取景攝影(運用學生個人手機拍攝)。對所拍攝校園一景(物)做色彩討論,以色票進行分析與統計。同學進教室發表對校園色彩的看法與發現。
運用色彩美感概念與學生進行互動對話,使學生明瞭呈現色彩美感所需的條件與方法。
帶領學生進行配色練習,參考美感學習工具手冊的色彩KIT,學生在調色與搭配過程中體驗配色的多樣可能與變化。
引導學生將上一節立體色票的搭配組合,嘗試在校園環境中練習色彩構成。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察覺色彩搭配在校園環境中的使用,辨識視覺的色彩美感,進而實踐在自己生活。
2.學生能經由色彩搭配練習,對色彩感知更為敏銳。
3.在小組活動討論與成果發表回饋中,希望學生能有更為詳盡的學習歷程與反思。

教師課後省思

學習單中的色彩表達的主題是依美感手冊中色彩單元來執行,學生對於抽到的主題,尤其是大花咸豐草這個主題有不理解,一方面是對物件不認識,另一方面因為花本身也包含不只一種色彩,所以在調色時遇到較多問題。

課程規劃
  • 01
    色彩辨辨辨

    生活案例的介紹,提醒色彩的配置不只有相同色調、衝突色調,從生活案例中驗證色彩美感。

  • 02
    「校園尋色」跑透透

    探索校園環境色彩配置,命題是必須找出校園配色最需要改善的部分。 進行色彩校正時,從色票本中,挑選適合色系,再加以彩度或明度的調整,感受會有不同嗎?

  • 03
    色彩KIT

    為了進行色彩表達與色調變化的練習設計了學習單,學習單中還設計了一欄,「我喜歡的色系」。 進行主題抽籤後,依據自己對抽到的這個主題的觀察或印象去調色,若可以現場觀察,鼓勵學生進行實物觀察。

  • 04
    校園環境色彩改造

    本欲透過校園環境色彩改造活動演練色彩美感,但由於個人KIT作品完成的進度有落差,需要拉長調色配色時間,最後一節課程以較快完成立體色塊的同學為主,於課堂中討論完成,思考校園環境中的色彩是以新加入色彩為宜,還是以減法去除原本的顏色呢?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