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食物質感探索體驗

核心概念
  • 質感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質感構面
  • 體認質感的美感來自物件的視覺、觸覺、口感等各種感官上感覺的綜合呈現
美感知能
  • 各種食物的視覺、觸覺與味道的特性
  • 能整合食物質感探索的經驗
  • 能合宜的組合所選擇的材料

課程概說

在本課程中,以活動設計引導學生發現質感之美為目標,了解生活中,合宜的材料選擇是質感之美的首要條件。
首先在課程中觀察、觸摸、品嚐各種食材,建立學生的質感經驗。其次指導學生了解米飯的特性,以及把米飯結合的方法。最後,請學生結合質感經驗與技法,設計出表面、質地與包覆內餡的三款質感各異的飯糰。透過學生彼此發表討論心得,讓學生理解質感來自合宜的選擇與組合,質感之美在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發現。

美感預期成果

1.認識何謂質感。
2.能整合質感經驗來設計生活上的物品。
3.發現並感受質感的美。

教師課後省思

1.因為課程執行在國中二、三的五個班,課程很受歡迎,學生上課的參與度、配合度很高,老師很有成就感,但很累。

2.只有實際執行6節課,節數明顯不足,目前還未上完,預計需8節以上。

課程規劃
  • 01
    對夢幻飯糰的想像

    請學生發展他們的經驗值與想像力,寫出他們的夢幻好吃飯糰,並說出飯糰必需具備什麼特質,他才覺得好吃。最後以看「食尚玩家」介紹飯糰的節目作結尾,為第二節課的試吃直播作準備。

  • 02
    飯糰製作方法紀錄

    每天的早自修,造訪學校附近各個早餐店,購買不一樣的飯糰,上次「夢幻飯糰」寫最好或畫最好的前三名,有機會試吃飯糰,並在課堂直播試吃報告。播放三種飯糰製作的影片,學生必須把三種製作方法紀錄下來。

  • 03
    質感體驗試吃

    質感體驗試吃,本週登場。準備6種不同口味的食材,每班兩杯米,一鍋飯。由每桌六人,每人出來滾一次飯糰,滾完後六種口味都齊全,六種飯糰做好後,他們必須仔細觀察,寫下或畫下他們的心得。在下課前10分鐘,每人一顆分配好的飯糰(當然他們經過激烈的討論誰吃哪個),細細品味食材的質感與味道,寫下自己的體驗,並跟同桌的同學分享。

  • 04
    設計美感飯糰

    設計自己的美感飯糰,並分配下次自己要攜帶的食材。

  • 05
    製作飯糰並擺盤、攝影

    分組製作飯糰,把做好的飯糰擺盤,送到簡易攝影棚拍照,最後享用飯糰。

  • 06
    美感飯團報告書製作

    飯糰照片分享,製作美感飯糰報告書。

邱于欣
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