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壁面的質感變化

核心概念
  • 質感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質感構面
  • 欣賞不同質感的美感呈現
美感知能
  • 辨識生活中的物件質感
  • 比較生活中物件在質感上的差異
  • 檢視生活中的質感的美

課程概說

課程中希望藉由不同材質的體驗,讓學生進而體會到「質感」帶來的除了視覺效果以外,尚有觸覺甚至是味覺的連動關係。
首先以攝影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活中的質感分析,並進行班級分享,學習從細節去觀察生活中的不同質感帶來的不同感受,進而思考生活中不同的質感所帶來的視覺、觸覺、味覺及嗅覺的感受。接著以自然材質與人造材質,兩種不同性質的物件的質感體驗,進而討論質感的意義與價值。
最後以手抄紙質感創作,讓學生在手抄紙的制作碰撞出不同的質感痕跡,透過紙漿製作的粗細控制、壓力的不同以及添加物品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質感樣貌,學習控制質感在同一平面上的配置。期許透過這個創作的體驗,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質感在視覺效果與觸感體會,更進一步的體會出質感中的美感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課程的學習,學會觀察生活事物並以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希望啟發學生對生活的大大小小的物片有不同的欣賞角度,透過不同感官的體驗,更進一步的欣賞與發現生活中的質感,所帶來的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教師課後省思

對於相關課程的設計,可以增加對校園質感的觀察與討論,手抄紙的製作完成後也可以結合文學創作使作品的製作更具有深度。

課程規劃
  • 01
    生活中的質感

    討論生活中的質感差異,以相同物件不同質感呈現不同的觸覺、視覺、嗅覺甚至是味覺的呈現。

  • 02
    質感拍攝

    小組討論挑選生活中的物件,鎖定同一類別不同質感帶來學校與同學分享,並在課堂中提出其質感特色、變化以及在其他感官上的特點。

  • 03
    自然材質的質感體驗

    對於自然材質「樹葉」的質感變化進行探討以及感受,試圖討論時間、空間帶給樹葉的轉變與影響,並將心得感受記錄成冊。

  • 04
    人造材質的質感體驗

    對於「金屬」的質感變化進行探討以及感受,探討人造材質在製作的過程中因其用途的不同所產生的不同質感。

  • 05
    手抄紙的製作

    透過手抄紙的製作,體會紙張本身的質感,加上不同的自然與人造材質添加物,碰撞出不同的質感樣貌。

  • 06
    手抄紙的製作及作品分享

    將完成作品進行分享自己作品製作的質感特色為何以及呈現出哪些美感。

陳懿如
高雄市立一甲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一甲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