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揪愛1516 Teenage News

核心概念
  • 比例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比例構面的能力
  • 構成構面的美感
美感知能
  • 比例是「全部與部分」或「部分與部分」的關係
  • 了解材料分割、構成的優點和運用
  • 運用美的比例於生活中

課程概說

高中學生們生活娛樂中喜愛的漫畫小報,是他們這個世代感興趣且熟知的印刷媒體,想藉由小報的編輯過程,讓學生觀察生活報導的文字和視覺圖像化的樂趣,也讓學生發現編排設計的構成元件與美感的基本構面間的多元面貌,更期望未來學生或有投入網頁版面設計、電子書編排時,能展現各自獨特品味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比例之美」建構人際社會和諧新秩序。
  2. 量測工具、計量單位的改變,讓人們重新思索透過美的力量展現多元與包容。
  3. 以青少年喜愛的漫畫小報印刷媒體形式表達新世代的觀察、思維。
  4. 體驗各種比例和構成之美,讓版面構成具美感。
  5. 樂在學習、創作強化美感經驗。
  6. 探索美感、設計相關職涯。

教師課後省思

  1. 美感教育實施時,班級人數15人較30人以上更能關注個別性的發展、變化。
  2. 在指導學生從事黑白稿實作中,學生對漫畫投注的熱情與時間令人感動,就藝術史上「新藝術風格」的討論,增加「漫畫.頭像.新藝術風格」單元作為比例的統合表現,
  3. 「『框』住你我他」原「討論、探索數位科技和「人際網絡」發展的社會生活議題或校園活動,並以『框』建立視覺化的關係,思考和諧的生活美學。」部分,教師引導與學生消化需要時間,學生因教師示例說明而轉向手作之樂,調整為「框的視覺化表現(一)」,融入光與色彩的探索。
  4. 各階段學習歷程、「創作成果分享」因時間、作業紀錄關係,即時利用教室展示區展示,供學生觀摩、討論與分享。
  5. 美感教育就像在學生身上埋下一顆美的種子,這顆種子需要時間才能發芽、成長、茁壯,6~12節課緊湊的進行,不一定能獲得驚豔的成果,耐心等待學生的改變、陪伴學生成長,或許才是關鍵,就像聽一首和緩抒情的樂曲,就該用它原有的旋律,不能因為時間有限就快速播放。隨時放緩腳步的教學,學習「因才施教」,或許是該好好學習的課題。
  6. 感謝從事美感教育工作的所有夥伴們、本校各鈞長的長期支持與協助,更期待教育部給予本校鈞長們的獎勵能早日實現。榮耀之光讓理想更堅定實現。
課程規劃
  • 01
    「話.畫.測量」發現「比例之美」

    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造形物的「尺度」改變,發現「適用、便利……」的長、短尺寸。透過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矩形」長度、寬度(高度)變化與其「數」的關係,找出「美」的比例。

  • 02
    揪愛1516 Teenage News

    觀察印刷類大眾傳播媒體的呈現形式,試著找出漫畫小報的特色與構成要素、版面圖文規畫…。

  • 03
    圖與框的視界

    發現生活中印刷用紙、照片、建材的矩形之「比例」關係及其運用構成小祕密。 觀察圖文編排的構成要素與比例之美。

  • 04
    「框」住你我他

    讓學生討論、探索數位科技和「人際網絡」發展的社會生活議題或校園活動,並以『框』建立視覺化的關係,思考和諧的生活美學。

  • 05
    小報圖文編排設計初階體驗

    讓學生運用所學習的「比例」、「構成」知能討論、發展小報編排構成與創作,具體展現「比例之美」、「社群生態」議題的生活美學。

  • 06
    創作成果分享

    發展小報編排構成與創作,經驗交流分享。

李真美
國立新營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國立新營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