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壁畫的歷史去發現廣告宣傳意識的原理,探索它的設計性。壁畫被應用在天井、建築裝飾的規模,出資者的財力背景、權利意識與宇宙觀的關連性緊密且值得探索。
如何應用壁畫、環境、權力三者的關連性,作為設計的考量與素材,隨著壁畫史回到當時空的權利時空並破解之。此單元,以洛可可時間穹頂壁畫、藤島武二天皇茶屋壁畫、岡田三郎助總督府壁畫、長澤蘆雪無量寺壁畫為例分析之。學生於課程中,以合作方式,完成美術專科教室的天花板壁畫裝飾,作為課程的實踐與總結。
教師課後省思
- 美感設計的議題,若更回到教學的本身,若更加上情境的設計、若更加上美術史的典故,而不是純粹為了實驗而實驗,是不是更不會浪費僅有不多的美術課時間,而且更讓學生明白美術課的本位呢 ? 繼續努力。
課程規劃
-
01認識壁畫與廣告
講述壁畫史與廣告世界
1. 論壁畫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宣傳意識角色。
2. 論廣告的宣傳意識。
3. 延伸壁畫設計相關的文化史議題。 -
02認識藤島武二與岡田三郎助與他們的壁畫製作
1. 講述天皇首席洋畫家的壁畫製作典故。
2. 探索壁畫故事構思與資料採集的多元考量。
3. 以藤 島武二的天皇客廳與學問所壁畫為例。
4. 以岡田三郎助的總督府壁畫為例。
5. 介紹以上二者在台灣的壁畫資料採集旅行。
6. 介紹以上二者與武陵高中的歷史淵源。 -
03壁畫實例走讀,以岡田三郎助的總督府壁畫為題
參觀總統府,複刻 1919 年時的壁畫製作史。
參觀模型展宗教博物館壁畫設計觀摩。 -
04壁畫設計與製作一
1. 參考藤島武二插圖,集思廣義設計可組合的併圖作為壁畫的模板。
2. 限制大小,同一模板,著色與變形為彈性設計之。
3. 提供集體創作的動機 ,並建立規範。 -
05壁畫設計與製作二
每位同學一個一片併圖的概念,眾志成城。在模板的5x7 範圍內完成設計與著色。
-
06大併圖組成
1. 依據色相與視覺混色的考量,將 680 件小併圖組合成一大件天井壁畫,形成一可視覺辨視的主題。
2. 闡釋集體創作對個人的意義。
3. 闡釋集體創作對團體的意義。
4. 闡釋這件集體創作對這一學年的 680 人的意義又為何 ?
5. 這創作又傳達給觀者什麼樣的意識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