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比筆皆是美

核心概念
  • 整根樹枝中,要如何找出你認為最美的那一段鋸下來做樹枝筆,而且取出來的那段還要符合筆的前段需有一定的直線,才能裝的下筆芯。
  • 整根樹枝中,要如何找出你認為最美的那一段鋸下來做樹枝筆,而且取出來的那段還要符合筆的前段需有一定的直線,才能裝的下筆芯。
  • 對生活中的物件要能分辨出為何這個物件要這麼粗或這麼細、要這麼長或這麼短、為何這裡要有這個造型的原因。引導學生對周遭事物比例造型去思考、多想想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嗎?能否再有甚麼變化改進?不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而是多去思考。
美感知能
  • 觀察並客觀地描繪樹枝枝幹的素描能力
  • 使用樹剪、折合鋸、斜口鉗等工具修剪樹枝外型
  • 使用電鑽朝樹枝鑽洞
  • 使用美工刀修整樹皮
  • 使用砂紙磨整樹枝外表
  • 做出一支符合一開始腦中想像模樣的樹枝筆

課程概述

本課程實施於高雄市立旗津國民中學,教師現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一兩年前上過美感工作坊珮綺老師的樹枝筆教學,做了幾隻很滿意的樹枝筆,也用於平常生活中,學生看了都非常喜歡直呼特別,發現有許多老師也在美感課程中操作這次便決定把這課程帶入課堂中。在校園中,學生很少停下來看看旁邊的樹,畫出來的樹也多是想像中的樣子非真實觀察,或許也是資訊化社會中的通病吧。帶學生放下手機,重拾鉛筆好好的畫一下身邊的樹,觀察枝幹粗細變化的原理邏輯,接者引導學生畫一段枝幹且其粗細大小結構位置能剛好在畫面中形成好的比例,鼓勵多試幾次找出最有美感的一段。接著便引導進入製作樹枝筆,首先先介紹樹種特性、如何選取自己想要的枝幹造型、工具使用、樹枝筆表皮處理。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上過這單元後,以後走在路上時能對身邊的樹多多停留下來觀察,欣賞一下枝幹變化的美進而愛樹惜樹。手做課程正是現在學生們最愛的課程,一邊動手、學習簡單工具操作、一刀刀的從頭到尾完全是靠自己手做出來的筆,做的過程中讓人感到療癒,沒有太複雜的思考一刀一刀削就對了,直到看見最後成品時滿滿的成就感,會發現原來自己也蠻厲害的,相信這是一個會讓學生在國中階段感到滿意且充滿回憶的課程。

教師課後省思

手做是現在學生比較喜歡上的課程,畫畫或許是因為手機普及的關係,拿筆寫字畫圖這件事對學生越來越不熟悉了,因此這次課程在實施上學生配合度都很高,一開始或許大家不太感興趣,但做著做著就這麼做出感情了,除了有成就感之外,能從無到有做出一枝筆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而且在磨樹皮階段讓學生體悟到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就能得到相對成效,讓學生大感驚喜,也相當滿意成果。
沉迷於手做同時,教師要適時的拉回主題,比例、是否符合人體工學,有些學生會挑選過長過大或過重的樹枝,卻忽略了到時候手拿時是否好不好拿的問題。

課程規劃
  • 01
    觀察校園樹枝並描繪外觀

    帶學生到校園寫生樹枝或非直線的枝幹,每個人至少畫三張,先給他們看幾張速寫範例,特別是挑有比例特色的樹枝作品藉機引導本單元主題,並講解每張的比例美感及畫面描繪程度,好讓學生更清楚知道老師的指令與要求

  • 02
    樹枝外觀討論與美感引導

    同學大家一起欣賞上周所畫的樹枝圖,推選出好看或具有美感的作品是哪些?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出具有美感的樹枝特點為何,他們的比例規則違何?老師也用簡報讓學生欣賞具有樹枝造型的藝術品,讓學生了解藝術加工品中如何截取具有美感的一段枝節,著重於比例講解與引導

  • 03
    選取樹枝筆及鑽洞

    引導學生如何選取樹枝並用折合鋸鋸下自己要的那段,然後用電鑽鑽筆芯要的孔。折合鋸的使用會要求學生都要會操作,至於電鑽方面也會教學生使用,但若學生害怕不敢鑽則由老師代鑽

  • 04
    樹枝筆表面去皮處理與磨砂

    教學生用樹剪及斜口鉗修整出自己喜歡的枝幹比例,並用美工刀修整樹皮,樹皮修整程度會先讓同學看已完成的作品範例再讓他們自己決定

  • 05
    樹枝筆表面塗裝

    美工刀修整後的樹枝筆,開始用砂紙磨皮,磨完後塗護木油及裝筆芯。

  • 06
    各班樹枝筆成果欣賞與體驗別人的筆

    各班樹枝成果筆一起展示,讓同學看完所有的樹枝筆後,挑個三隻別人做的筆來體驗寫字畫畫,用學習單畫下這三隻筆的與自己做的樹枝筆外型,比較每隻筆因粗細、長短、枝節位置不同,寫下握起來的感覺有何差異,透過大家的作品來體驗不同比例所產生的微妙感受差異,紀錄於學習單上。

許甄云
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