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要以「書本」為主題,解構書本的各種面向,讓學生藉由觀察、體驗、分析與歸納,並以多元的體驗方式讓學生有深刻的體驗。這些活動包括:(一)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封面(二)筆記書設計實作與裝訂體驗(三)主題書展設計實作與觀摩。每一個方式約兩節課實施,透過這些觀察與體驗讓學生更親近書籍之美、閱讀樂趣。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夠觀察並分析各種書本設計
- 學生能夠了解各種裝訂方式與特色
- 學生能夠體驗手工抄紙纖維的美感
- 學生能運用美感原理到筆記設計中
- 學生能夠體驗並嘗試各種書籍排列
教師課後省思
- 絹框一定要兩個嗎?沒錯,且其中一個要把絹布挖空。兩個絹框面對面疊好,下去紙漿槽後,那一個挖空的框才有辦法將紙漿定型,同時方便紙張的第一面可以剝下。
- 一定要一塊空版;本來想說把一塊好好的絹版剪掉絹布相當可惜,可是一定要有一塊空版,才能將紙張成功地定型出來。
- 解決沒有吸水紙的方法:學生上課提醒筆者一句話:「所以我們現在是用一張紙(指墊著的吸水紙)在做另一張紙?」所以,找什麼樣的材料可以代替一張吸水紙?
- 這次做的紙張感覺跟一般紙張不大一樣,紙張厚度偏厚;跟學生的晤談中,有些學生已經注意到這件事,所以他在篩紙漿的時候,就會只輕輕地撈一次就上來,而且在擠水的時候也能夠盡量的擠光所有可以擠的水分,所以,他做出的紙比較接近一般日常使用的紙張(較薄)
課程規劃
-
0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書本設計
以圖書館為教學場地,請學生就書本的設計,依照尺寸、裝訂、內文編排、色彩、圖案等面向進行觀察與比較,並從中各挑選一本書作為代表並完成紀錄表。
-
02分析書本的美感原理
教師先做示範講解,將上週挑選的書籍與原因,與班上同學分享,教師從旁協助引導與補充,讓學生熟悉專業術語與美感原理。
-
03親自完成手抄紙
教師講解步驟並操作示範,從打漿、篩紙、壓勻、風乾,再請學生親自操作完成手抄紙。
-
04設計並完成具有美感的筆記書
就平裝、騎馬裝、線裝等各種常見裝訂方式,同時也提供不同色彩與紙質,讓學生設計與製作筆記書。
-
05體驗並嘗試各種書籍排列
教師先就佈展中有關主題清楚、書籍特色、層次分明、色彩強調、視線流動等重點提示,請學生分組,並就場地觀察、主題挑書、擺設物與環境佈置物、燈光等面向進行規畫並完成設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