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上菜嘍-我的名片

核心概念
  • 配色
  • 構圖
  • 字體的觀察
美感知能
  • 影像繪圖軟體
  • 簡易手繪

課程概述

平面編排是這次課程的主題,在美術班的課程中,教學生使用軟體做影像處理與編排,軟體的技術可以容易學會,但是構成的美感卻不容易體會,因此,運用美感教育讓學生用其他的方式,去觀察與體會構成,最後應用在作品之中。
首先讓學生去操作在固定面積中,不同形狀的構成效果,並且改變面積與元素,讓學生去討論如何安排元素在版面中的位置;接著操作KIT,讓學生去試著理解構成,並以分組的方式互相討論,接著以雜誌為例,以雜誌的幾張編排範例,讓學生去找出編排的格線,理解其構成的方法。
最後,運用編排過程的結果,轉化為個人名片與旅遊DM,完成平面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構成,在平面編排上的重要性不在話下,但學生卻無法體會,經常迷失在軟體功能的使用,卻忽略了構成的重要性,往往做出編排不佳的作品,希望藉著美感的課程,簡單的活動中,讓學生多去嘗試編排的可能性,共同討論,共同發現,領略構成的美。

教師課後省思

因學生程度差異,原訂之BANNER製作,調整為名片製作。

課程規劃
  • 01
    構成,無所不在

    利用美感電子書複習美的原理原則,及認識構成,並知道構成的重要性。

  • 02
    構成KIT做做看

    讓學生實作構成KIT,了解構成之美。

  • 03
    無限多的可能

    讓學生分組,給不同大小的底面積,再給不同的形狀,例如矩形、正方式、圓形、半圓形等,讓學生找出覺得最好看的排列方式;並互相觀察;接著改變底面積的大小與形狀。再給不同的形狀以及形狀的數量,讓學生再找出最好看的排列方式,並用紙記錄下來。

  • 04
    誌我介紹

    找幾本雜誌,拆開, 讓學生拿到不同的頁數,先用鉛筆畫線,找出編排時的格線關係,再用上一堂課的元素,去做出相同的構成,再用紙記錄下來。

  • 05
    軟體使用

    以illustrator軟體教學,教導學生簡單的色塊拖拉,以及換色、打字、置入圖片等基本功能,移動與複製等,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操作。

  • 06
    我的名片/旅遊DM

    運用前面課程所找出的最佳的構成,把主題換為是個人名片(七年級)/網頁BANNER(八年級)旅遊DM(九年級),不做複雜的合成,但是要放在之前課堂上所編排出的構成位置上。

莊浩志
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