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結構-三百壯士齊心協力

核心概念
  • 結構的美感。
  • 重力如何影響結構。

課程概述

透過日常隨手可得的餅乾,以層層堆疊排序的方式,進行「力」的初探。
第一階段堆疊食物材料時須有規則的疊砌,食物與食物間須交錯排列,利用上方食物的重量去固定下方的食物,將自身載重與其他外來力量均勻分布,使作品穩固,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架構層次上的堆疊,使其有一定的高度,且能承載一定的重量。
第二階段除指定材料外加入食材黏著及兩個任務(「撐」及「裝」),進行力的結構實作。

美感預期成果

  1. 對於建築師高地有所了解與認識。
  2. 高度的追求上對結構的型態有所體驗。
  3. 承重的挑戰上對結構的型態有所體驗。
  4. 團結力量大:易碎可食的餅乾,透過排列產生可抵抗力的結構。從這過程中,孩子也透過彼此之間的對話進行小團體的練習。
  5. 發現差異:能思考單元個體在整體中的功能。小組實做時每個人的面向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能透過彼此激盪討論找出不同的可能組合。

 

教師課後省思

從餅乾做為引子,時間內順利達成任務可做為獎勵又不製造垃圾,孩子從中把任務當遊戲在挑戰,時見緊張、開心、猶豫或失落。不同的情緒可能代表者不同的原因所造成,孩子在此實做過程透過與自己對話或與小組討論,教師有充分的時間得以觀察孩子的學習樣態。唯餅乾的造形已被設定,結構的變化性較少是本課程的缺點。在最後一堂課孩子利用比例小人為物件的進行命名,回推物件也可能是由木材或磚瓦,這些單元件透過結構的組合而形成。

課程規劃
  • 01

    兩兩一組利用PAD進行闖關。對於高地的認識與利用圖片加強孩子對於其建築特色的印象。

  • 02
    高度對結構的影響。

    利用積木進行結構中高度的挑戰。

  • 03
    分組進行任務。

    自行排列。

  • 04
    重力/拉力對結構的影響。

    照片中進行討論,重物移除後成功或失敗的可能原因,區分單元結構具成重作用或僅是好看分別。

  • 05
    找出生活中與結構(力)有關的物品(建築、桌椅等)。

    各組抽不同比例的小人,利用餅乾進行高度(兩層以上)及承重(需置頂)的搭建。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