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版面構成與色彩

核心概念
  • 認識不對稱但平衡的構成、具有主從關係的構成、以格線分割的構成。
  • 理解各種構成版面中產生的均衡美及秩序美。

課程概述

第一節觀察七年級教室公佈欄設計,發現色彩配置與排版構成還有改造與調整的空間,課程以優良佈告示例,探討佈告欄版面設計應注意的重點,讓學生自我檢視班級教室佈置的排列與構成,是否符合整齊秩序美,並能提出簡易改善策略。
第二節讓學生嘗試設計縮小版公佈欄的版面分割、色彩配置,繪製出合宜的版面構成。
第三~四節教師介紹各種基礎構成形式後,讓學生挑戰「點」的格線排列構成,運用有限的大小及疏密排列,尋找畫面的趣味與美感。
第五節利用灰階色紙在厚紙框中排列,讓學生嘗試排出各種版面分割形式並將紙卡排列之比例描繪下來。
第六節用色鉛筆配置對比色調或類似色調,在色塊構成中加入點狀文字,完成感恩卡草圖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1. 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物件與產品設計都有構成美感,能關注生活中各種合宜的構成配置。
  2. 學習構成原理與秩序,未來面對生活上各種排版構成問題,能應用所學表達出個人的編排技巧與風格。
  3. 期許學生保有觀察力與好奇心,主動思考並實踐運用,進而提升個人的美感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教室佈告欄設計:學生開始會注意版面配色、圖文的比例及排列時的秩序美,但學生在資料排列構成仍缺少變化。課堂中以模矩工具手繪進行編排設計,學生操作上較費時。未來應可調整為縮小公佈欄教具圖卡,學生可利用黏貼移動位置的方式來進行練習,學生較容易感受到不同的排列呈現出的視覺效果。
  2. 格線排列的秩序:練習一:利用三個模矩圖形繪製「分離、重疊、自由」的排列組合,對學生來說較容易。練習二:繪製「反覆、漸層、對比」,未來設計學習單時,可增加格狀虛線,幫助學生在繪製圖形時,較容易找出相對位置。
  3. 色塊構成:自由排列色塊的練習中,學生已能表現出非對稱形式的構成,但加上文字排列構成時,要考量背景與文字的比例和色彩配置,因學生大多憑直覺就下筆,使用色鉛筆上色後,較難從畫面中及時修正。未來教師可增加代替「文字」的點狀色卡教具,引導學生嘗試更多不同的排列變化。
課程規劃
  • 01
    整齊秩序的美感

    小組討論觀察並記錄教室佈告欄的版面切割、色彩配置、標題設計、資料張貼構成,是否具備美感?

  • 02
    佈告欄改造練習

    公佈欄重新配置─挑選喜歡的範例主題進行改造,含版面分割、標題、資料排列方式。

  • 03
    格線排列的秩序(1)

    認識構成形式─介紹不對稱但平衡的構成、具有主從關係的構成、以格線分割的構成。

  • 04
    格線排列的秩序(2)

    依垂直水平格線或其他線形排列出反覆、漸層、對比等三種構成畫面。

  • 05
    合宜的色塊比例

    色塊排列─水平垂直分割、斜線分割、自由組合

  • 06
    合宜的圖文配置

    參考上一節灰階配色,用色鉛筆畫出類似色及衝突色配色組合。觀察衝突色調或類似色調的配色呈現出什麼感覺?

蔡錦慧
桃園市立東興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桃園市立東興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