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具有美感的構成方式,是有邏輯可依循的,大致可分為對稱構成、不對稱但平衡的構成、具有主從關係的構成、以格線分割的構成,以及由許多零件組合而成的構成方式。因次利用構成的特性,讓學生從簡單的kit練習、對稱分割及主從的練習中,體會構成的美感。
期待學生能掌握每一種構成方式的重點,在生活上加以運用,不僅能提升個人的美感品味,也有助於解決公共空間的紊亂,提升環境品質。
美感預期成果
本教案將校園布置的構成運用視為學習目標,故設計幾個生活常見構成例子,讓學生進行體驗對稱構成、不對稱但平衡的構成,以達成主從關係的構成。並進而利用格線分割的構成邏輯,將相片牆達成整齊要求的配置方式。
課程規劃
-
01發現 美感觀察員
利用不同大小落葉讓學生排出具有美感的畫面,從中發現利用不同大小所營造出來的構成的美感,構成的美建立在有秩序的規矩上。
-
02探索 Kit練習
操作何欣怡老師的kit(出自《KIT美感學習工具-構成》),學生將一張色紙分割成四個單位,在有條件下完成圖案(自由組合、幾何限制)。
-
03探索 Kit練習2
操作何欣怡老師的kit(出自《KIT美感學習工具-構成》),學生將一張色紙分割成四個單位,在有條件下完成圖案(自由組合、幾何限制)。
-
04體驗 構美力
利用黑色、三種不同尺寸的矩形,利用對稱、不對稱,在白色紙張排練習將畫面達到平衡的構圖。
-
05應用 豆豆盒練習
從課堂中找出該組最佳之構成畫面,實際於餐盒內進行布置。
-
06應用
作品賞析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