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美感慢煨的家常味

核心概念
  • 瞭解構成在生活上的應用與目的
  • 不同組合形成構成的多樣貌
  • 合宜的平面、立體構成
  • 體認版面美感的適切性

課程概述

經由七年級色彩課程後,希望學生能夠學習另一個構面-構成,透過平面與立體構成的練習,將此構成概念、原理應用於生活中食譜菜單中,進行版面設計的構成創作。教師介紹食譜的版面設計類型、樣式,包括:中西式、異國以及內容涵蓋範疇…等等,請同學留意設計一張食譜在版面構成上需要留意哪些重點?如:標題(文字)、圖像、內文、配色…等等,並提供食譜範例請學生於課堂中進行小組的討論與分析,發現並歸納出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進而找到符合個人喜好、風格的版面構成方式進行後續的創作。教師介紹插畫、整理與提供食譜的版型樣式給學生挑選,請同學以介紹一道家常菜為發想,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完成一件以構成練習為主,認識生活飲食文化為輔的版面設計創作。

美感預期成果

  1. 使學生瞭解並注意到生活中構成的案例。
  2. 讓學生理解格線的概念,排出整齊的畫面。
  3. 學生能瞭解畫面資訊會影響主從關係。
  4. 學生能整合追求色彩的美感條件,注意細節、貼近目的、符合需求。
  5. 學生能應用所學以「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創作一件具美感的平面設計作品。
  6. 期盼學生能藉由「五感」體驗,培養美感的生活態度與習慣。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反應這系列課程是個特別且有趣的體驗,尤其是以家常菜的方式記錄校家庭的記憶,學生反應熱烈。惟在以黑點貼紙構成主題時,部分數學生無法跳脫框架受限於構成字面上的解釋與理解力,在構成構面主題的選擇上,如:對稱、平衡、主從關係凸顯焦點..,學生大多選擇比較簡單的對稱方式進行構成練習。透過家常菜的蒐集與探討,學生與家庭的關係似乎重新連結與記憶,每道菜也有著屬於個人或與家人的故事與情感,完成的作品不僅在彩繪或是口述分享時都有著濃濃的家鄉味。因為知道作品之後會印刷紀錄時,更是投入且對食譜版面構成主動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如何可以更美的方式)。

課程規劃
  • 01
    解碼「構成」

    美感構成的意義、發現生活中的構成

  • 02
    組構美感

    平面構成的方式與元素介紹、立體構成的延伸練習

  • 03
    版面構成1

    生活平面物件構成的元素介紹與美感分析

  • 04
    版面構成2

    食譜版面的美感構成關鍵要素、食物插畫的繪製

  • 05
    美感慢煨的家常味1

    家常菜食譜的特色、分析與感受、版面構成的選擇

  • 06
    美感慢煨的家常味2

    美感家常菜食譜構成創作、印製與分享

鄧曉如
桃園市立武漢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桃園市立武漢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