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成套的美感

核心概念
  • 培養合宜的生活美感。
  • 構成中成套美感的秩序。

課程概述

從印花樂市集的課程中,學生已擬定色彩計畫與構成進行印花的壓印與紙袋的設計,並完成一百種顏色的集體創作。這學期將利用已經完成的製版,延伸課程到各組包巾與包裝紙的構成與色彩搭配設計。並利用已經完成的包裝紙與包巾,進行展示與包裝,完成各組市集展示的設計。
首先以原先的色彩計畫,設計包巾的圖案構成,每組在不同大小的包巾(60cm*60cm、30cm*30cm),以及帆布袋(A4)上,思考不同的構成方法與色彩搭配。實際的運用包巾,包裹物件後,在能呈現立體包裝的用途下,亦須將各組的圖案特色呈現。最後學生須討論並實行如何展示,創造一個有創意的空間擺設,小組推派成員講述產品與心得,並票選市集人氣王。此課程應用成套美感的概念,嘗試以同一主題的印花體會不同大小面積上構成的變化與色彩的搭配,並實際運用於包裝與市集的展示設計,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的整體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體會到在構成與色彩的搭配下產生的成套美感,並能處理在不同的大小比例上形狀物件的構成的效果,實際的包裝展示運用到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親手印製生活中可用的物件獲得相當大的成就感。透過實踐的操作進行構成與色彩計畫,將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於生活很有真實感,當學生們開心地將成品帶回家,甚至開始使用,也是生活美感的實踐。
  2. 透過拼圖法進行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教導學生,發現學生學得更加起勁。因為面對的是同儕,要更認真的學習才能清楚的說明,讓同學們跟著自己一步一步完成物件的包裝,學生們獲得更強的學習動機而產生更大的學習動能,甚至有許多學生還主動跟教師借書本與教材回家練習。
  3. 印花樂市集最後的成果是真實的辦理了市集活動。學生們從一開始的害羞生疏,到鼓起勇氣大聲叫賣,引領社區客人體驗,介紹印刷布巾作為環保包裝的細節,一步一步的教導參與的學生、家長進行書本與寶特瓶的免費包裝體驗。也能推銷帆布袋印花樂版畫活動,從選版、調色、印製、注意事項的說明皆能獨當一面。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進行了真實環境中情意的實踐,體現了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以及與人和諧互動的素養。

 

課程規劃
  • 01
    百變布巾

    學習如何包裝,練習平結與單結。教師並提供不同造型(書本、飲料罐、面紙盒、便當盒....等),不同的包裝方式,以拼圖分組的方法,進行課程,讓學生教學生,下課前至少學會四種包裝方式。

  • 02
    構成設計

    選擇包裹的物件(便當盒、紙盒、酒瓶、禮盒......),確定適合顯現自己組別圖案的包裹方式。

  • 03
    生產線

    確實分工,配合所選方巾的顏色,調出主題顏色,並完成不同作品的印刷。

  • 04
    包裝展示

    將產品包裝,布置出產品展示空間,並拍照上傳。

  • 05
    最佳市集

    組間互評,互相給予回饋,票選出最具人氣的市集產品。

陳育淳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