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色彩配方-七年級

核心概念
  • 認識色彩的屬性與配色關係。
  • 分析並理解環境中的用色。
  • 從環境中常用配色嘗試各種可能的搭配。
美感知能
  • 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具體表達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
  • 能運用色彩與圖形、比例、構成之間的關係,讓平面作品更有美感與層次。

課程概說

本次課程透過收集與色彩觀察分析,拆解畫面中的色彩配置,了解具美感的畫面是如何因色彩、色調來組成,想想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透過配色練習,思考配色中的要素與協調性,進而利用這些協調的顏色,加上面的運用,試著構成色彩卡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1.能發現色彩變化的美感。

2.從的選色配色過程中,培養學生感受色彩的能力。

3.利用點線面簡單圖形,搭配組合和色彩變化,營造出富美感的版面設計。

教師課後省思

1.很開心也感謝有機會參與「108至110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確認參加後從開始的計畫撰寫到課程的執行中一直都不孤單,撰寫計畫的說明會讓參與的老師更清楚瞭解計畫的方向及目標,透過計畫審查機制讓老師更能反思架構自己對於課程及課室的面貌。

2.透過教師培訓工作坊、共備社群、美感網頁及不定時的美感資訊及網絡群組,能夠精進專業美感知能外,共同的討論及學習幫助在課程中遇到的困難都能有效地調整及設計。

3.第一次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經費的挹注在學生學習上有更多可能的學習資源進入,嘗試不同媒材及作品的產出可能,有不一樣學習經驗的建立。

4.從共備中看見好的學習連結,好的課程架構及鷹架建立,學習經驗和作品產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美感經驗建立,在參與老師課程分享到進入課室觀察,一個好的課程不孤單,從不同的學制執行也能看見不一樣的美好風景,有機會進入這計畫裡學習創造不一樣的視覺課風景,也為孩子留住一片美的風貌。

課程規劃
  • 01
    圖像範例說明色彩三原色、色彩三屬性

    1.運用簡報,認識色彩三原色及其屬性。2.使用學習單透過調色認識色彩的變化。

  • 02
    使用色票作生活環境色彩認識及分析

    使用色票認識生活中色彩的使用。

  • 03
    使用手機APP採集認識生活中的色彩分析及分佈

    運用手機照相功能及手機中的APP將生活中的色彩分析,並將色彩擷取作為日後類似色配色使用的依據。

  • 04
    運用色彩KIT,讓學生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變化

    運用色彩KIT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變化外,運用KIT的練習作為幾何圖形排列的練習素材。

  • 05
    運用幾何圖形的排列練習,感受色彩的比例和大小

    將在KIT色彩練習收所取得的色彩,試著分塊拼貼 組合,感受不同比例間的關係

  • 06
    運用環境色彩及電腦操作,作類似色的搭配及運用 ,並將使用色彩的歷程記錄下來

    使用課程中影像及色彩的資料,挑選類似色和對比色運用電腦操作將色彩依明暗度排列後,從中挑選合適的色彩組合成。

鍾宜智
苗栗縣立西湖國民中學 教師

曾任教於苗栗縣立獅潭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