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察顏觀色之二

核心概念
  • 色彩在生活中的影響。
  • 色彩如何與周遭環境達成和諧感。
  • 生活中有什麼色彩問題。
  • 生活中有哪些合宜的案例。
  • 如何配色。
美感知能
  • 能調出想要的色彩並加以應用。
  • 能透過配色產生設計意圖,知道怎樣配色比較好看。
  • 色彩的美感。
  • 色彩的搭配衝突與和諧。
  • 友善色彩的處理。
  • 環境中色彩的可能。

課程概說

1.以色彩為課程主軸,從台灣的自然環境,體會大自然之美,並反思生活場域的配色問題,進而理解色彩在人為環境扮演的重要角色,開啟學習色彩的動機。
2.藉由校園探索與觀察,發現環境中出現的色彩,引發孩子對生活環境有感,利用色票找出環境中的色彩並對生活中的色彩進行分析與討論,找出具有美感的色彩配置,體認色彩調和的重要性,並能初步應用和諧的色調與衝突的色調,進而轉化為切入創作(廢瓶罐改造)的美感經驗。完成後利用色彩瓶與空間進行對話,思考色彩與環境協調嗎? 色彩最為衝突的角落又是哪裡?藉此過程思考色彩的多元可能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且能辨識色彩在生活運用中的協調性與和諧度,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敏銳度與感受性。

美感預期成果

1.能了解配色的重要性。

2.從生活著眼觀察,理解色彩的相互關係。

3.能對生活的色彩進行觀察與討論

4.能調出想要的色彩並加以應用

5.能透過配色產生設計意圖,知道怎樣配色比較好看

6.可以覺察出生活中好的配色與不好的配色,並可以分析出好的原因?

7.能感受、描述、運用不同配色的特點,培養對色彩的敏銳度與感受性。

8.能覺知類似色依據不同比例排列所呈現出的視覺感受

9.能應用色彩的特點於生活用品的設計

10.能對自己與他人的作品進行表達與反思

教師課後省思

第二次執行此課程,除了駕輕就淑,課程更聚焦在如何與環境達成和諧的色彩,課堂上用ppt透過「招牌」探討台北與東京、歐美的城市景觀差異再透過變電箱改造計畫案例分析,在感受都市酵母「融入性色彩」低調的美感後,發表對變電箱改造的民眾參與度之看法、色票的用途、台灣城市給人的色彩印象後,學生非常有感,學生皆認為變電箱的改造過程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在街上只要有經過變電箱,就會開始觀察和思考如何配色,才能讓它融入環境。同時也感受到原來使用環境色可以讓我們的街道看起來更和諧和更有整體感。對之前總認為台灣街道為何不美的原因,終於得到解答。

對於能夠走出教室的活動課程,學生是相當的開心。學生很直接的反應是,上課變好玩了,而且他們覺得學這個是很實用的,老師不再要求畫的好,而是一在強調感受,將美感融入生活,重視親身的體驗、探索、分析,讓學生學得更多,因為懂得觀察,學生會去發現而後分享,進而刺激創意,學生製作出來的作品雖不是很精美,實施課程之後他們給我的回饋都是對於生活當中的美感開始有了些「感受」,會開始試著「思考」可以如何更好,也許不會創作,但至少會尋找資源尋求協助,打破以往的思緒,我想這不只是美感教育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訓練學生去「改變自己的慣性」。

課程規劃
  • 01
    啟發有感

    1.以世界各大城市及台灣為例,說明色彩的差異,用比較法探討台灣街道環境中「美」與「不美」的地方。2.變電箱改造計畫案例分析,在感受都市酵母「融入性色彩」低調的美感後,發表對變電箱改造的民眾參與度之看法、色票的用途、台灣城市給人的色彩印象後,填寫於學習單上。3.討論並回答學習單提問。

  • 02
    校園色彩大發現

    學生分組使用色票或相機記錄校園中色彩使用最美和最醜的角落(相同的色調和衝突的色調)各一張,進行色彩分析(學習學學文創色彩分析模式)與組員討論畫面中的色彩配置和配色比例,是否和諧?美嗎?為何美?如果不美,提出如何與空間達成和諧感。

  • 03
    美感體驗

    依上一堂課(最美角落)所分析的色彩結果,進行調色練習,比對照片如實反映「真實色彩」 計畫性地描繪,完成色票備用。

  • 04
    分析配色比例

    1.分析全家便利商店的配色為案例,與學生討論日本設計師配色的黃金比例和原本的配色比例做比較,感受不同的配色比例有不同的視覺感受。2.試著將在校園中採集的色彩,進行物件色彩設計,使用三個顏色試著用不同的比例,將顏色剪貼至框格裡。試著做出可以和環境達成和諧感的作品,並說出對色彩的感知和想法。

  • 05
    配色高手

    運用找出的色彩,進行物件色彩設計(廢瓶罐的改造),強調顏色選擇組合,不使用具象圖像。試著做出可以和環境達成和諧感的作品,並說出對色彩的感知和想法。

  • 06
    色彩驗證—色彩瓶與空間的對話

    1.運用上一堂課完成的作品與自己之前所選擇的最美角落進行擺放拍攝,檢視是否能產生協調融入環境?是否能凸顯作品?2.完成後利用色彩瓶與空間進行對話,思考色彩與環境協調嗎?

賴玉萍
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