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紙與質

核心概念
  • 對盛載茶品容器質感的發現與分析,感受質感對於品茶所產生不同的感受。也因此透過觸摸不同的紙張,學生得以運用不同的材質展現自己品茶的感受。
  • 如何將喝茶的感受,利用紙張材質與色彩表現出來。

課程概述

質感是觸覺、嗅覺和經驗的統整概念,藉由美感電子書帶學生進入日常生活中體驗物品質感的感受,諸如:粗細、軟硬、冷熱、蓬鬆、緊張、光澤等;進而增添學生經驗,體驗質感的合宜美。
現在市售手搖飲非常盛行,透過學校附近手搖飲店家引導學生進入質感的探討,觀看不同品牌的手搖杯的異同,這些不同容器有什麼樣的考量?對於消費者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接著透過茶包泡茶,並透過盛茶的容器杯子,讓學生感受在不同材質的容器中的茶品,嗅覺、視覺、觸覺等等不同的感受,分組討論不同材質的容器給什麼樣的感受,進而討論什麼樣的容器最為適宜。
學生收集以及師長準備不同卡片或書籤,讓學生感受紙張的厚薄、租細、光滑等等,觀察市面上卡片以及書籤選用哪一類的紙材,並試著分析原因。從中尋找適合茶品說明標籤,試著把茶的特質運用紙張特性表現出來。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描述不同質感的差異
  2. 從生活中發現與分辨質感的影響力
  3. 從不同面向認識生活用紙的過程,讓學生深入理解質感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紙材的收集,對九年級的學生有點困難,收集的紙張相似度太高,補救方式就是統整各班不同的紙材,再提供學生更廣的感受。

最後作品的呈現的方式,由於的時間的關係沒辦法提供學生裝載在不同材質的杯子找到最適合茶品名稱的杯組,統一使用瓷杯或玻璃杯,如果時間允許應該提供學生嘗試。

課程規劃
  • 01
    探索質感

    討論何謂質感?欣賞影片〈美感入門〉質感篇,讓學生對質感有初步的認識。

  • 02
    杯與杯的差距

    帶著學生品茶,請學生分組討論不同器皿產生的感受

  • 03
    紙感、質感

    請學生提供3種不同紙材的卡片或書籤,彼此分享討論這些卡片材質的異同,且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紙材,並說明原因

  • 04
    尋找配對

    每組學生找出茶的特質,分析適合哪種紙質與色彩,並找到適合的紙張。

  • 05
    製作茶品說明牌

    透過不同的紙張,學生得以運用不同的材質展現茶的特質。

  • 06
    美感分享家

    請學生完成茶品說明牌,依序分享作品,分享重點為質感色彩的運用

黃秉儀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教師

任教於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