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哇!質感有美!

核心概念
  • 質感的美感
  • 合宜質感的處理
  • 作品中質感的可能

課程概述

從生活中發現我們所需的「用品」皆由不同質感的器具或物件組成,或是同一物品包含了不同材質的面向。讓生活有感,便以搜集不同質感對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建立出生活的美感經驗。

美感預期成果

  1. 發現(同一色彩的)質感風貌。
  2. 能辨識感知質感給人的不同感受力。
  3. 能探究相近觸覺的質感物件。
  4. 從生活中發現與分辨質感的影響力。
  5. 進行質感表現的可能探究。
  6. 認同質感在生活中的價值並分辨其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的生活經驗差異很大,從質感感受的引發思考到實際擺盤設計,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生活日常的體驗的差異。

教師所能提的杯碗瓢盆材質種類變化不多,學生從家裡帶來的用品有限,會影響最後的呈現,用頻材質的提供,應該更多樣化。

課程規劃
  • 01
    質感大數據

    從生活中找出單一色彩中不同質感的發現。

  • 02
    質感象限

    分類排列其關係,並描述其視覺與觸覺感受。

  • 03
    百變質感

    尋找替代質感的物件;觸覺感相似的連結。

  • 04
    哇!有質感美1

    感受相同食材在不同材質容器中的展現。

  • 05
    哇!有質感美2

    分享生活中不同食器妝點食物的感受。

  • 06
    哇!讓教室有質感

    質感是否能讓生活更美?

黃秉儀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教師

任教於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