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我的心.我的眼.看見色彩

核心概念
  • Pantone年度代表色概念與運用
  • 認識臺灣、各國民族的文化色彩
美感知能
  • 觀察日常用品的包裝色彩
  • 觀察環境中的自然色
  • 認識色相環
  • 學習色票的使用

課程概說

托爾斯泰說:「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理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誌把它表達出來,這就是藝術的起源。」學生在繪畫上,時常會去使用色彩來表達眼前所見的景象,在使用的同時往往偏向於外在描繪,較無法投射內心想法,藉由色彩的介紹認識,讓學生得以掌握色彩,傳達心中所想。

第一階段:發現周圍環境的色彩,以視覺課本的圖例中,綠色調的使用方式,對照真實樹葉的綠色呈現,讓學生感受出時節的變化,進而介紹色彩的法則。

第二階段:探索日常色彩使用原理,讓學生嘗試說明日常用品中包裝色彩的運用方式,以讓同學認同共鳴,進而小組練習推展季節色彩。

第三階段:應用發展出節氣色彩,學生選擇與自己生日接近的節氣,結合校園內欖仁樹葉型,配合時節感受在顏色上表現節氣色彩。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識生活中色彩運用的關係。
  2. 藉由色彩運用來表達個人感知。
  3. 透過同學彼此的分享,了解他人對色彩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在教授的過程中才發現學生對於季節月份感知薄弱,所以課程的時間進度整個比先前預估拉長,因此在色彩與節氣的部分,皆使用學習單以確認學生是否有確實學習,用學習單去輔助與加強學生在知識上的建立覺得有其效果。學生彼此間會互相欣賞討論作品,對於自己生日季節色彩也更有感知,對於陌生的節氣也多了些理解與體會。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藉課程的介紹與色票的練習,讓學生明白色相、明度、彩度色彩差異。

  • 02
    第二堂

    依校園中欖仁樹葉的葉色變化,讓學生感知季節的轉變,進而小組練習拼出四季色彩。

  • 03
    第三堂

    依準備的零食,來說明包裝色彩運用分析。

  • 04
    第四堂

    藉二十四節氣氣候特色介紹,引導學生產出24節氣氣候色。

  • 05
    第五堂

    請學生找出與自己生日最相近的節氣,依節氣的氣候特色物,如:6月6日為芒種,西瓜、荔枝、芒果、鳳梨是當令水果,水稻穀粒衝時,梅子黃熟,還有梅雨季,依時令特色篩選找出5種代表色,裡頭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愛的顏色,作為主色,進行個人葉片圖像色彩上色。

  • 06
    第六堂

    完成個人葉片上色,全班依日期先後順序排列,欣賞一年氣候特色變化。

李依純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