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感拼圖-發現材料最美的樣子

核心概念
  • 感受材料本質的美
  • 體驗木質感個體與群體的美感
  • 實作仿木紋質感
美感知能
  • 木頭表面處理技巧
  • 使用線鋸機製作四片式木板拼圖
  • 使用麵包土拓印木頭質感

課程概說

介紹美學電子書裡關於質感的內容,引導學生分辨之間的差距,討論質感中“視覺”與“觸覺”可以被細分描述的“名詞”,選擇“木“材料讓學生分組討論要如何處理?在什麼樣的狀態,呈現出來最美。老師邀請學生一起分享“仿質感”與“真質感”收集到的影像與實際物品,並發現質感存在的價值。
指導學生處理木頭質感,引導學生將兩片不同木板製作成兩片拼圖杯墊。
將學生觀察到木紋質感的特徵,使用麵包土透過拓印製與仿畫分別製作各一片拼圖杯墊。
最後將四片拼圖組合併置(兩片真質感,兩片仿質感),變妝成鍋墊,讓學生實際以視覺體驗質感差異。
將杯墊與組合起來的鍋墊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當杯子與鍋子放在有木質感的墊子上,讓學生感受其間的差異。

美感預期成果

帶領學生發現材料本質的美感,透過實際操作將未整理的木頭材料透過手工處理(打磨、上漆整理呈現心中材質最美的一面,

再透過收集與觀察“仿木質感“找出視覺因為哪些因素判定?進而討論質感帶來的價值。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較常製作具體的作品,這次以質感出發,將心中較抽象的感覺製作出來的過程,學生覺得十分的有趣好玩。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質感

    播放美學電子書中質感內容

  • 02
    觀察仿木質感

    透過收集身邊材料的實際物品與影像來進行觀察並討論其實用價值

  • 03
    發現“木”質感之美

    製作木質感拼圖杯墊,分組將未整理剛鋸下的木材料,透過不同號數砂紙的處理,呈現“木“材料質感之美

  • 04
    發現質感中視覺與觸覺感受

    學生分組討論描述質感“視覺”與“觸覺”的分類名詞

  • 05
    發現“仿木”質感之美

    製作仿木質感拼圖杯墊,將木紋拓印處理,呈現仿木材料質感之美

  • 06
    體驗材料質感之美

    1.將四片拼圖組合併置(兩片真質感,兩片仿質感),變妝成鍋墊,讓學生實際以視覺體驗質感差異。 2.將杯墊與組合起來的鍋墊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江志偉
彰化縣立大村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彰化縣立大村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