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檔案夾變變變

核心概念
  • 了解環境色彩互相襯托的美感概念。
  • 分析配色的目的性。
美感知能
  • 對比配色與類似配色的差異。
  • 色彩意象的主從關係,能有適宜的搭配。

課程概述

美感從生活的體驗而來,也當用於生活,而色彩是美感的第一印象,所以我想要帶著學生,透過認識色彩、挑選顏色和配色的練習,能累積對色彩的敏銳度,知道色彩間的關係,並且能理解顏色的存在和周遭的環境息息相關,所謂美好的配色重要的是適不適宜,而非單純只是個人喜好厭惡的問題,畢竟色彩是不會單獨存在的,而當兩個以上的顏色組合在一起時即是配色,期許學生能觀察事物的本質,學會在添加其他色彩時,做出適宜的選擇。先從第一堂課察覺配色的目的,接著分辨對比及類似配色,並理解色彩意象的產生,再加入秩序的引導,做簡易的構成整理,最後,讓學生參照自己本身拿到的檔案夾色彩,再做一次封面底色的選擇,並且於六堂課後,能統整這些概念,嘗試完成自己的檔案夾封面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檔案夾的封面如同人臉上的妝彩,不同的膚色及髮色適合不同的彩妝,而不同顏色的檔案夾也應該會有不同的色彩包裝,在選擇顏色的同時,眼中不應該只有手裡的色彩,物體本身的顏色是不容更換的重點,好的配色能修飾或襯托物體,而非忽略它;而就在此時,發現的才能是物體存在的美,而不是只有包裝表面的美。

教師課後省思

利用染色的滿天星當主角,期望學生在選擇底色時,能發現低彩度色彩的合適性,但因為滿天星的花頭太小,且染色的品質參差不齊,部分花頭還殘留著滿天星原有的米白色,所以配色效果並沒有預期的明顯,或許將它替換成染色的繡球,效果會更顯著,且繡球花的色彩更豐富,只是價格較昂貴,又太精緻,比較適合做成成品,而不是過程中的小練習。

小練習中的內頁文字編排內容是關於校慶的邀請函,與封面的乾燥花似乎沒那麼對味,或許未來可以將乾燥花卡片的配色應用在母親節或耶誕節之類的節慶卡片,花材的氣氛烘托會更貼切。

課程規劃
  • 01
    透過色彩的選擇,區別喜好與合適的使用目的

    預告我們要製作一張卡片,發給每人一張32k的插畫紙,並準備6.3*8cm的各色元素紙,共六組,請學生從中挑一張最喜歡的顏色,接著再發給各組不同色彩的乾燥滿天星。提問:滿天星放在元素紙上的配色感覺怎麼樣?合適嗎?再讓學生觀看簡報,列舉配色的目的性及彩度的影響。再讓學生考慮是否更換手中的元素紙色彩,決定後將元素紙與滿天星固定在封面上。

  • 02
    藉由自然與人為的警戒色與保護色,認識相同與衝突的色調

    自製簡報,提問這個顏色漂亮嗎?這個漂亮的顏色可能來自於公園中的一個垃圾袋,而或許那個不起眼的顏色來自於林中那一地的落葉,美醜與顏色本身無關,取決於它在那個環境的合適與否(再加深上堂課的驗證)。接著,請同學為上周的卡片封面再搭配一個色彩,從老師準備的各色長形紙條中,挑選一張製成蝴蝶結,再固定於滿天星小花束上。

  • 03
    觀察不良的公告示例,發現配色與秩序的重要性

    讓學生觀摩大家前兩週的配色結果,接著觀察老師提供的編排雜亂的海報示例,尋找可調整改善的排版規則;接著再挑選一張合適的色彩當作內頁的配色,並利用老師提供的粗細不同的黑或白筆,在上面書寫邀請卡內容,老師提醒整理文字時也可以整理重點。

  • 04
    藉由作品觀摩,發現整體感的配色呈現

    讓學生觀摩完成的卡片配色及內頁編排,並思考有哪些因素影響卡片呈現的效果?提供每人一張32k的達文西插畫紙,用鉛筆在上方輕畫格子,在畫紙中央呈現10x15cm的矩形,而長邊均分為十等份,最後,請同學下周各自準備ㄧ個A4以內不透明的包裝盒或袋。

  • 05
    透過色彩的比對,發現色彩間細微的差異(1)

    請學生修剪所帶來的食品包裝,只留下一側完整的正面,並分析主要色彩,大略計算各個色彩所佔的百分比。

  • 06
    透過色彩的比對,發現色彩間細微的差異(2)

    嘗試使用水彩調出相對應的色彩後,再依比例填入上週所繪製的畫紙中。

  • 07
    透過包裝的味覺感受,發現色彩的意象

    讓學生觀看色彩的意象簡報,再整理上週的調色作業,感受這樣的色彩組合,聯想一句形容詞,寫在完成填色的矩形上方空白處。再觀察自己的檔案夾原有的色彩,想一想在製作封面時,希望呈現哪種色調,並開始規劃於自己的檔案夾封面的設計稿上。

王莉雅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