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點亮色彩瓶

核心概念
  • 和諧與衝突的色調
  • 色彩搭配的感覺與意義
  • 顏色與視覺經驗的關聯性
美感知能
  • 自然界的色彩與象徵來源
  • 文化社會的色彩與象徵來源

課程概說

本教案參考前期老師作品,使用玻璃瓶調水,使學生更容易調製顏色並對此活動有興趣。藉由調水當作認識色彩的媒介,希望學生透過觀察、比較發表等現原來單純顏料調可呈出來的色彩形式,竟是如此多樣。進而提升對生活中察覺及感受能力,同時也希望透過課程喚起學生對色彩的記憶,在實際創作中能將自己情感投射出來。並從透光的色彩瓶,聯想製作玻璃瓶+手抄紙燈罩,可以將調配色的實驗成果應用在生活中。課程的設計希望能跳脫調色盤框架,從自然物中去發現和創作讓彩學習更有溫 度和存在感,避免孩子因水彩技法的不純熟產生挫敗對顏色疏離進而拉近自然物象中色彩的距離並且嚐試去運用!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將學會
1.辨別色彩,提高對色彩的敏銳度與辨識力。
2.了解基礎配色原理(明度,彩度的調色技法 )
3.能清楚說明顏色象徵的由來
4.能思考顏色呈現的抽象意涵
5.能思考顏色在環境中的使用時機
6.能同理並尊重他人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1. 國一學生對於對比/近似色的概念,即便上過3-4堂課,仍然有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對於是否顯眼、漂亮,是有感的,教師或許可以引導重心在感受上面。
  2. 學生對於感覺的形容詞多數還是停留在感官上,對於抽象感覺的形容還是偏少,或許之後引導可以多增加此方面的素材。
課程規劃
  • 01
    生活中的色彩

    1.學生4-6人一組,發給色票,詢問學生樹葉是甚麼顏色?有幾種?請學生到校園樹林中觀察尋找樹葉的顏色種類,並用相機對色票與樹葉合照,上傳學習平台,能找到最多種類的組別給予獎勵。 2. 跟學生分享林佳萱、林詠智發起TaiwaneseTone台灣通 色票計劃,說明生活中同一類色彩名稱也有好幾種不同的色相。請每組學生針對一種色彩名稱(紅、橙、黃…)回家用色票蒐集色相,並在下次上課報告。

  • 02
    色彩瓶製作

    1.每組報告自己的色相色票來自於何處。 之後教師請各組利用玻璃瓶裝水+顏料,調製他們蒐集來的顏色。

  • 03
    近似色與衝突色

    1.教師擺放各種不同顏色素色布墊,請各組拿出上禮拜做的色彩水瓶,教師出題目,請各組將色彩瓶擺放在最適宜的顏色布墊上。題目有: ○1.(單獨一組)希望色彩瓶看起來和諧○2. (單獨一組)希望色彩瓶看起來鮮明有衝突感○3.(兩組以上放一起) 希望色彩瓶看起來和諧○4. (兩組以上放一起) 希望色彩瓶看起來鮮明有衝突感。 教師講解台北都市酵母設計案、京都廣告條例與台灣街景廣告招牌範例,說明色彩的和諧與衝突,何時使用較容易美與使用時機。

  • 04
    色彩的象徵(1)

    1.利用上週活動學習的結論,請學生用紙與廣告顏料上色,製作可以擺放色彩水瓶的杯墊。與水瓶擺放後拍照記錄。並請學生根據配色構想一個象徵物與形容詞,並說明為什麼。 2.教師講解美感教育電子書色彩篇,象徵與民族色彩、符號性與代表性。

  • 05
    色彩的象徵(2)

    延續上周的活動,持續完成杯墊。 之後使用塑膠缽、碗與紙漿,製作配色燈罩。

  • 06
    色彩瓶燈罩(1)

    教師準備紙漿、廣告顏料,請學生根據上周的色彩瓶與杯墊配色,分別製作該顏色手抄紙漿,利用塑膠缽成形,製成手抄紙燈罩。

  • 07
    色彩瓶燈罩(2)

    延續上周製作活動,完成後,請學生根據該配色替作品命名,尋找學生認為適合放置使用的地點,拍照記錄,並說明為什麼適合。

陳煜尊
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