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質感是觸覺、視覺與經驗連動的統合概念。人類的質感經驗資料庫會隨著生活經驗增加而逐漸豐富與完整,本課程活動以「質感」為主軸,透過觀察、觸摸、拓印等,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活中的質感、植物中的質感、紙張中的質感。透過質感的六 週課程,藉由葉脈書籤、手抄紙明信片的製作擴增學生質感的資料庫,提升美感之美 學素養並將其運用至生活之中,成為一個有質感的好青年。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環境與生活中的質感觀察,使學生對「質感」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 藉由葉脈書籤製作,讓學生嘗試理解原來自然界植物的質感能如此美麗。
- 藉由手抄紙的製作,讓學生體會紙張質感解構後再重新組合的樂趣。
- 透過手抄紙明信片的設計,讓學生理解版面構成,並完成專屬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1. 關於紙漿及手抄紙:
- 美術教室內僅有4個插座,卻需要7-8台的果汁機重複不斷攪打,不僅果汁機容易熱當燒壞,教室也有跳電、電線走火的危險。
- 提前幫學生將紙漿處理好,又覺得少了一個實作的步驟,應該讓學生能親自體會比較好。
- 美術教室內只有一個長形洗手台,兩個排水孔,正式實作後兵荒馬亂之際,紙漿容易將水管堵塞,導致無法復原的狀態。
- 若請學生將多餘的紙漿先倒入可過濾的大水桶中,仍會有事後紙漿、廢水處理的問題,甚至上課時間不足的問題。
- 後來改用課程影片分享紙漿及手抄紙的製作過程,引起學生對紙材的興趣。
2.關於葉脈書籤:
- 葉脈需置於熱水及強鹼中軟化葉肉,但強鹼若操作不當、瓦斯爐有明火,都容易造成公共危險。使用後的強鹼液體亦難以處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水孔中。
- 若改用水晶肥皂,則葉肉不易軟化,且大量的肥皂水倒入洗手台,會有大量泡泡產生,改從地面排水孔冒出,容易造成教室混亂及師生危險。
- 提前幫學生將葉肉加熱軟化,也覺得少了一個實作的步驟,應該讓學生能親自體會比較好。
- 思考改用其他課程方式及內容,讓學生體會紙材的質感及魅力。
-
01生活中的質感—蔬果拓印觀察
1.藉由美感電子書之內容,說明「質感」之定義及重要性。 2.讓學生從生活中的蔬果找尋各式質感,包含蔬果的根莖葉菜等各部位、外觀、剖面等。 3.讓學生試著利用觀察後的蔬果質感進行拓印的嘗試,然後創作一幅作品。
-
02生活中的質感—紙張質感觀察
1.說明紙張的製作過程及生活中各式紙張的質感、特性、纖維長度、紋理等有何不同。 2.讓學生進行各式紙張的觀察及比較。(如:影印紙、衛生紙、課本、筆記本、考卷、廣告紙、報紙、錫箔紙、烘焙紙、宣紙、再生紙、紙餐盒、牛奶盒等) 3.請學生感受不同色彩、材質、花紋、圖樣紙張,並思考並分享不同紙張質感帶來的感受,與同學分享紙張及五感之間的連結。
-
03乾與濕的媒材—紙張與粉彩的質感觀察
1.教師講解乾與濕的媒材在紙張上呈現的不同質感。 2.\t教師說明粉彩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項。 3.讓學生於適當的紙材上使用粉彩進行創作。 4.\t讓學生觀察水性色鉛筆(沾水及不沾水)、粉彩、油性蠟筆等不同媒材所呈現出來的效果。
-
04乾與濕的媒材—紙張與墨彩的質感觀察
1.教師講解乾墨與濕墨的在紙張上呈現的不同質感。 2.\t讓學生於適當的紙材上使用墨汁進行創作。 3.讓學生觀察乾墨與濕墨於不同紙材上呈現出來的不同效果。
-
05質感青年—複合紙材拼貼創作
1.教師講解版面設計構成之方式及原理。 2.進行【質感青年—複合紙材拼貼創作】主題發想,說明作業內容及要求。 3.讓學生從帶來的各式報章雜誌及紙材中自由創作。
-
06質感青年—複合紙材拼貼創作與分享
1.讓學生從帶來的各式報章雜誌及紙材中自由創作。 2.\t完成後讓學生觀察複合紙材所呈現出來的質感及效果,書寫創作理念並自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