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合宜的色彩構成

核心概念
  • 了解構成如何影響美感呈現。
  • 掌握構成技巧的秩序與合度。
  • 落實構成美感於生活情境。
  • 色彩構成的合宜配置。
美感知能
  • 懂得用色彩配色比例原則,做出最適合的配色
  • 學生將能夠把構成概念運用於生活居家的佈置及其延伸運用

課程概說

小至個人居家空間,大至都市面貌,環境美感離不開物件的擺放與組合形式。如何讓物件依其功能放置在適合的位置,同時展現舒適合宜的視覺美感,除了物件本身的大小、材質與色彩等因素外,「構成」(排列的方式)是重要的關鍵。構成是物件排列是否合宜有度的基礎。我希望學生學習構成的概念,使生活中的擺設,不論是實用或裝飾,都能夠有合宜合度的美感表現。本課程採用建構主義「做中學」的概念,透過簡易的美感學習工具進行構成美感小實驗,據此整理出個人的構成形式模組,並以「色彩構成」為主題,將構成概念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再確認顏色的配色會對視覺造成怎樣的感覺。是舒服合宜的相似色配色?或是以突顯主題為的對比衝突色彩配色? 來完成以構成為主色彩為輔的和諧配色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兩個以上的物件擺在一起,就會有構成的問題。」美感電子書生活中有太多的物件必須擺放在一起,這正是生活環境缺乏美感的亂源。除了斷捨離的用物觀念,觀察居家環境的置的構成運用當成是學習的目標,並以「色彩構成」為主題,將構成概念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再確認顏色的配色會對視覺造成怎樣的感覺。是舒服合宜的相似色配色?或是以突顯主題為的對比衝突色彩配色? 來完成以構成為主色彩為輔的和諧配色設計。

 

教師課後省思

從生活中相片牆的構成應用,再延伸運用到結合色彩配色即為色彩構成。
分析全家便利商店的配色為案例,與學生討論日本設計師配色的黃金比例和原本的配色比例做比較,感受不同的配色比例有不同的視覺感受。用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便利商店做舉例,學生是非常有感的而且很有共鳴。

課程規劃
  • 01
    導入階段:生活中的構成

    以簡報導入,建立學生對生活中構成運用的初步認識,並以討論法引導學生認識相片牆的構成分析。

  • 02
    試作階段:紙上構成練習

    老師提供學習單,讓學生以黑色簽字筆創作 9種不同風格的構成樣式。 3 種指定題目,另外6種開放自由創作並命名,但要保守好抽象構成的概念,避免變成圖形繪製。

  • 03
    實驗階段:黑色貼紙構成練習

    學生用雙面膠帶把色票本中的黑色製成黑色貼紙。貼紙剪成不同大小的矩形,藉由矩形排列組合,探索矩形構成美感。

  • 04
    運用階段:色彩構成設計

    分析配色比例 1.分析全家便利商店的配色為案例,與學生討論日本設計師配色的黃金比例和原本的配色比例做比較,感受不同的配色比例有不同的視覺感受。 2.使用三個顏色試著用不同的比例,將顏色剪貼至學習單 3.作品討論與分享,進行互評與自評。

賴玉萍
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